200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森林/草原
狀況
森林 中國現有林業用地26300萬公頃,森林面積15900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24880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11267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6.5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5個百分點;全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為0.128公頃,相當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5;人均蓄積量為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72立方米的1/8。與前一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相比,森林面積、蓄積量繼續保持雙增長,林木的生長量大于消耗量。
2001年全國造林面積完成529.9萬公頃,占計劃的107.6%。其中人工造林438.8萬公頃,飛播造林91.1萬公頃。新增封山育林面積605.9萬公頃。
草原 全國各類天然草原39283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41.7%,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地僅0.33公頃,為世界人均面積的一半。
中國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三化"(退化、沙化、堿化)草原面積已達13500萬公頃,并且每年還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增加。天然草原的面積每年減少約65~70萬公頃。草場退化和植被破壞使草原質量不斷下降,20世紀90年代末與90年代初比較,北方天然草原產草量下降了30~50%,載畜能力大大降低。而草原實際載畜量偏高,導致全國草原普遍超載過牧,北方草原超載更為嚴重,普遍超載30~50%。
中國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積約33100萬公頃。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生態系統遭到了嚴重破壞,草地退化面積不斷擴大。西北地區沙漠逐漸擴展,荒漠化日益嚴重,沙塵暴頻繁發生。
病、蟲、鼠害 2001年全國主要森林病蟲鼠害發生的總面積超過800萬公頃。主要病蟲鼠害種類:一是松材線蟲病等危險性森林病蟲害;二是松毛蟲、森林鼠害、楊樹食葉害蟲等常發性病蟲害;三是小蠹蟲、蕭氏松莖象等鉆蛀性害蟲。
2001年,草原鼠蟲害危害面積達7200萬公頃。鼠害危害面積4600萬公頃。其中嚴重危害面積約2730萬公頃;蟲害危害面積2600萬公頃,其中嚴重危害面積約1467萬公頃。鼠蟲危害僅牧草一項直接經濟損失約20億元。
火災、雪災、旱災 2001年,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4933起,比上年下降了16.9%。重大、特大火災分別比上年下降了78.3%和75%。受害森林面積4萬公頃,損失林木33.1萬立方米,比上年分別下降54.7%和53.2%。因森林火災死亡20人、傷38人,比上年分別下降了75.3%和60.8%。
2001年共發生草原火災547起。其中,重大、特大草原火災各7起,受害草原面積約13.2萬公頃,燒傷7人,燒死(傷)牲畜2266頭(只)。內蒙古、新疆、吉林、四川四省(區)發生了較大的雪災,因災死亡牲畜120多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20多億元。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主要牧區受旱草原8000萬公頃,其中嚴重受旱草場2700萬公頃,牧草產量較常年減產30~60%,僅牧草減產一項經濟損失約30億元,因旱災導致220多萬人和2000多萬頭牲畜飲水困難。
措施與行動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1998年開始啟動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包括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17個省(區、市)的重點國有林區。1998到2001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24.63萬公頃,飛播造林59.59萬公頃,封山育林502.75萬公頃,管護森林面積9274.55萬公頃,育苗面積6.50萬公頃,其中2001年造林(含飛播)69.33萬公頃,新增封山育林121.77萬公頃。
重點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四期工程、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二期工程、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二期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二期工程、太行山綠化二期工程、平原綠化二期工程等重點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2001年共造林191.14萬公頃,封山育林88.42萬公頃。其中:"三北"完成造林158.50萬公頃,封山育林59.47萬公頃;長防、珠防、沿海防護林和平原綠化、太行山綠化五個工程完成建設任務61.59萬公頃。其中:造林32.64萬公頃,封山育林28.95萬公頃。
退耕還林工程 1999年開始實施,主要解決重點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2001年擴大到20個省(區、市)。1999~2001年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16.36萬公頃。其中退耕地還林116.24萬公頃、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0.12萬公頃。2001年完成退耕地還林39.9萬公頃,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8.6萬公頃。截止2001年底,共兌現糧食196.4萬噸,現金3.33億元,種苗補助9.69億元。經對2000年已完成退耕還林任務的17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核查,退耕地還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核實面積的合格率分別為92.3%和83.2%。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決首都周圍地區的風沙危害問題。2000年開始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省(區、市)75個縣全面鋪開。截止2001年底,共完成建設任務90萬公頃。其中營造林53萬公頃,退耕還林還草3萬公頃,草地治理27萬公頃,小流域綜合治理7萬公頃,完成水利配套工程2491處,林木種苗基地687公頃,草種基地5160公頃。
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 2001年啟動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分布區、生態脆弱地區和濕地等范圍內的有關建設工程。國家投資31414萬元,其中國債28000萬元,預算內投資3414萬元。舉世矚目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全面啟動。
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 主要解決木材和林產品供應問題,也有利于減輕木材需求對森林資源保護造成的壓力,為其他生態工程建設提供重要保證。2001年已相繼在廣西、福建等地展開試點。
天然草原植被恢復和建設項目 2001年,中央投資4億元在西部省區實施了65個天然草原植被恢復和建設項目;投資2億元在西部和北方省區建設了18個牧草種子基地項目,并實施了草原治蟲滅鼠、草原防火等項目。
森林病蟲害防治取得成效 2001年,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加強監測,強化檢疫,控制老疫區疫情擴散,拔除新疫點和孤立疫點,壓縮疫點數量和面積,防治面積共117.06萬公頃(次),監測面積1466.67萬公頃(次),清除蟲害木455萬株,除害處理67萬立方米,拔除37個縣和722個鄉鎮疫點。
編輯:Aggie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