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李新龍、實習生楊帆、辛繼承)近來有讀者反映,東湖子湖湯林湖近岸出現一條長約400米、寬1米至10米的水草帶,不知是喜是憂。昨日中科院水生所倪樂意博士在考察后高興地說,這些水草可改善水質,東湖由藻型湖泊恢復為草型湖泊有了希望。 倪樂意說,這些水草主要是野菱,可改善水環境。近年來,因水環境受到破壞,東湖中還鮮見這么大的野生水草帶。她分析,東湖磨山邊有些年份會出現一些水生植物,但往往很快消失了。如果此次發現的水草帶,能夠持續幾年出現并不斷擴大,那對于水環境的恢復,增加水生生物多樣性,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30多年前,東湖是典型的草型湖泊,湖中長滿水草。后來,因人工養魚、江湖隔斷、污水排入等原因,水體富營養化加重,絕大多數水草消失了,水中生長大量藻類,生物多樣性下降,成為典型的藻類湖泊。 近年水生所展開了東湖人工恢復水草的試驗,但由于水體中光照、溶氧減少,堤岸多為水泥和石子砌成,水草恢復難度很大。有關專家認為,武漢市民已具有強烈的生態環保意識,在各方努力下,東湖恢復為草型湖泊一定有希望。 這片野菱生機勃勃。(記者李新龍攝)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 2007年07月24日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