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二氧化硫含量6年來首次下降 3年內建成最宜居城區
時間:
“這里的空氣夾雜著田野的氣息。”復旦大學的
二氧化硫含量首次下降
“浦東的綠化很不錯,空氣質量高。但部分馬路的噪音較大,影響居民休息,是否有應對措施?”通過網絡,一位市民在網上向區長直接“發問”。他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居民的意見,也與浦東新區的環境調查報告結果“不謀而合”。
網上辦公現場,用幻燈片播放了浦東環境調查報告。“浦東總體的環境質量較好,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六年以來首次下降。可吸入顆粒為首要污染物,進一步降塵可以降低可吸入顆粒的濃度。”
該報告顯示,去年浦東降塵量最大的是浦東高行地區,與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對“可吸入顆粒”的指標需要有效控制。另外,浦東的夜間車流量較大,噪音超標較為嚴重。
針對以上的問題,浦東新區的一位負責人當即表示,相關對策已經制定。比如禁止沿街叫賣,嚴格限止夜間施工,這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城市粉塵的污染,起到循環環保的作用。
浦東水環境仍需改善
浦東的空氣質量不錯,但整體水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現場,一位網名為“stelln
對于用水問題,浦東新區人大的一位負責人說,“水資源問題是民心工程,水質好壞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浦東整體的供水管網滯后,造成居民水壓偏低等實際問題。”
嚴格控制污水直排入河道,保證居民用水衛生,這是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堅持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難題。為此,同濟大學楊海真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可以考慮更換浦東的水源地,‘切換’到未來的青草沙水庫供水系統內,形成良性循環”。
擬規范垃圾分類收集
除了空氣和水以外,生活垃圾是環境質量的又一個“重頭戲”。現場,浦東新區環保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早在2001年,浦東就實行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方式,率先對居民的生活垃圾進行“分流”,對固定廢物合理利用。同時,政府計劃在陸家嘴和金橋功能區選取1-2處居民小區,開展居民垃圾分類收集規范化試點,提高源頭分類收集的質量。
另悉,浦東還將建立日處理達50噸餐廚垃圾的垃圾處理廠,專門處理來自居民廚房的垃圾,達到節能、節約的目的。
“節能減排”十大舉措
昨天,浦東新區政府提出了“節能減排”十大舉措,分別是實施嚴格環境審批、實施清潔能源生產審計、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嚴格環境評價、實施區域規劃環評、強化限期治理、加強污染源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實施關停并轉、創建生態城區十大措施。
同時,新區政府已下發《2007年浦東新區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降耗的通知》。為了實現建設生態城區的目標,浦東新區推進“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分為三步走:即到2008年,基本還清環境污染歷史欠賬,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恢復;預計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浦東新區的資源能源消耗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建設成為最適宜人居、最適宜創業的生態城區;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際接軌的生態城區。
另外,浦東新區政府相關部門將組織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企業能耗將作為引進外資的重要準入條件之一;開展住宅小區節能改造試點;在新農村建設中積極探索太陽能技術的試點應用;將總結金橋經驗,啟動張江25平方公里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中供熱工作,擴大集中供熱范圍。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