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水蔥
學 名: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
科 屬:莎草科鑣草屬
別名:翠管草、沖天草
形態特征:
植株高1m~2m,具粗壯匍匐根狀莖,莖直立,桿單生,圓柱形,表皮光滑,中有海綿狀空隙組織,桿皮堅韌,基部有3~4個膜質管狀葉鞘,最上面的葉鞘具有葉片,葉細線形,莖頂端有苞片一枚為桿的延長,短于花序。長側枝聚傘花序,具4~15或更多輻射枝,每枝有3~5個小穗,小穗卵形或橢圓形,長5~15mm,淡黃褐色,小堅果倒卵形,長約2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產地:
水蔥原產歐亞大陸,我國南北方都有分布,野生于湖塘淺水邊岸,生性強健,適應性強,耐寒、耐陰、也耐鹽堿。
盆栽宜用富含腐殖質肥沃松散的壤土。在寒冷地帶,冬季地上莖枯干,地下莖休眠。如進入10℃以上溫室養護,能繼續生長,保持常綠。
繁殖:
水蔥盆栽均用分株繁殖,早春萌發前,倒出根坨,按2節至3節一段分割,用40厘米口徑無排水孔的大盆,裝松散肥沃的壤土,下墊蹄片少許做基肥。將幾段根莖均勻栽好,以保持株叢生長疏密適度,豐滿悅目。盆土填到盆深的2/3。初栽保持盆土濕潤,放通風光照較強處。隨氣溫上升株叢上長,逐漸把盆水加滿。盛夏宜放疏蔭環境,保持植株翠綠。入冬休眠剪去枯莖入冷室保存。
觀賞應用:
稈可編席子。 植株挺立,生長蔥郁,色澤淡雅潔凈,可栽于池隅、岸邊,作為水景布置中的障景或后景,盆栽可以進行庭院布景裝飾用。水蔥是典型的觀莖花卉,普通水蔥伴隨荷花、睡蓮,組成水生花壇,構成優美清爽景觀。花葉水蔥擺設庭院或客廳更顯美觀文靜。
水蔥主要變種有南水蔥(Scirpus validus var. laeviglumis Tang et Wang)與原種的不同之處是鱗片上無銹色突起的小點。花葉水蔥(Scirpus validus cv.zebrinus)(見照片)與原種的區別是圓柱形莖稈上有黃色環狀條斑,比原種更具觀賞價值。
生長習性:
水蔥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需陽光。自然生長在池塘、湖泊邊的淺水處、稻田的水溝中。較耐寒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地下根狀莖在水下可自然越冬。
水蔥的藥性 :
水蔥
(《南京民間藥草》)
異名:水丈蔥(《藥材學》)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水蔥的莖。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藥材:
干燥莖,扁圓柱形或扁平長條形,長60~100厘米,徑4~9毫米,亦有更粗的。外表淡黃棕色,有光澤,具縱直紋理,隱約可見橫環紋;節少,稍隆起。花序淡黃色。質輕而韌,不易折斷,切斷面類白色,小孔多似海綿狀。氣味微弱。以干燥、色青、無根、無泥為佳。
炮制:清水洗凈,切段,曬干。
功用主治:《南京民間藥草》:"通利小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選方:治小便不通:水蔥、蟋蟀。煎水服。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