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5月底開始,于浦云和同事們就基本沒有休息過,一門心思防治美國白蛾,已經累計作業3.5萬畝次。
一只小小的昆蟲為什么會使人們如此大動干戈?
白蛾再現吹響阻擊號角
5月上旬,我市在除招遠市、芝罘區以外的其它11個縣市區均發現美國白蛾。
市森林保護站副站長王傳珍告訴記者,美國白蛾又名秋幕毛蟲,是一種世界性檢疫對象,它具有食性雜、耐饑性強、適應性廣、繁殖力高而又極易傳播的特點。該蟲原產地為美國和加拿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軍用物品傳入歐洲,1945年傳入日本,1957年傳入朝鮮半島,目前已傳播到歐亞18個國家和地區。1979年在中國遼寧東部地區發現疫情,現已擴散蔓延到山東、河北、陜西、天津等省市。1988年8月我市首次發現美國白蛾,隨后幾年內蔓延到全市11個縣市區。
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美國白蛾雖然體形很小,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暴徒”。它的食量非常大,從小幼蟲到老熟幼蟲,每天惟一的工作就是吃,吃的食物要超過自重很多倍。美國白蛾暴發時,黑色的幼蟲爬滿樹葉,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吃光所有的綠色植物葉片。 而且這個壞家伙并不忌口,它喜食的樹種有100多種,更要命的是,如果沒有了喜歡吃的樹葉,農作物、蔬菜、雜草等一切綠色植物就會被它一掃而光。美國白蛾還是一個十足的“超生游擊隊”,按照國家林業部門公認的測算,一只雌蛾一次可產卵600到800粒,最多可以達到1900粒。“即使按照保守的600粒、存活60%計算,它一年要繁殖三代,這意味著一只雌蛾一年要繁殖出3000萬只后代,最多則會達到2億只!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一只雌蛾就完全具備摧毀性的破壞。”
今年,由于受氣候因素影響,美國白蛾在我市出現的時間較往年普遍延遲一周到十天時間。5月上旬我市發現美國白蛾的消息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立即指令各級林業部門全力防治,決不允許第一代美國白蛾在我市泛濫。
指令發出后,全市各地林業部門立即投入到這場無聲的“人蟲大戰”中。牟平、萊山、龍口、海陽、蓬萊等出現白蛾的縣市區,自上而下快速投入人員,從各方面切斷白蛾的繁衍。不僅僅是林業森防人員,各地的城管、公路等部門也都抽調人員加入了防治美國白蛾的大戰中。他們發揮專業隊伍和機械設備優勢,所有專業人員和打藥車全力以赴,隨叫隨到,不論權屬、不分界限,與林業部門開展聯防聯治。
首戰告捷“物理+生物”戰術顯威
在孫家灘郁郁蔥蔥的樹林里,于浦云執意帶領記者去看看他和同事們防治美國白蛾的全過程。
一路走來,記者發現很多樹干上都懸掛著一個小紙袋,里面便是美國白蛾的天敵???周氏嚙小蜂。于浦云告訴記者,別小看身長僅1毫米的小蜂,它對美國白蛾“情有獨鐘”,能超級敏銳地自主搜尋美國白蛾,一有機會就立刻用異常尖銳的產卵器,刺透美國白蛾堅硬的蛹表皮,再舒舒服服在里面產下幾百粒卵,實現“鳩占鵲巢”,直至美國白蛾內耗而死。
“自5月底以來,美國白蛾先后在牟平區姜格莊、寧海、武寧、高陵、大窯等鎮街全面發生,為全面阻擊美國白蛾,我們前期采用物理防治方法,設置黑光燈殺蟲器監測和捕殺白蛾成蟲,同時采用人工摘除網幕和噴灑農藥的辦法加大防治力度;現在又增添了投放周氏嚙小蜂來進行防治,效果非常好。”于浦云來到一個殺蟲燈點前為記者演示殺蟲燈的滅蛾過程:燈管外部包有一層電網,每天夜間開燈工作,利用美國白蛾的趨光性引誘它們前來,觸及電網致昏后,白蛾會落入電網下部的一個袋子中,第二天上午工作人員就可以來檢查袋子中的“戰利品”了。
黑光燈誘殺成蟲、人工摘除網幕、綁草把誘殺幼蟲、周氏嚙小蜂,這些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的運用,不僅杜絕了廣譜化學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傷及“無辜”,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各地林業部門的積極防治,目前在我市出現的第一代美國白蛾基本上已被牢牢控制,這標示著我市第一代美國白蛾防治取得成功。”王傳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截至目前,全市美國白蛾防治作業面積達22萬畝次,防治率達到100%,無公害防治率實現100%,累計投入防治資金250多萬元,出動人工3萬多人次,投入各類藥械126臺,購置生物藥劑10噸;人工摘除網幕7萬多個,人工防治面積達到8萬畝次,大面積釋放白蛾周氏嚙小蜂15億頭,有效遏制了美國白蛾危害勢頭,確保了全市生態安全。
攻堅戰將在8月打響
市森林保護站副站長王傳珍告訴記者,目前我市第一代美國白蛾防治工作已基本結束,初戰告捷。“但美國白蛾的防治攻堅戰還在繼續,因為第二代美國白蛾的出現大致在8月份,那時正是樹木病蟲害高發期,所以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對這項工作重點監控。”王傳珍說。
王傳珍介紹說,在今后的美國白蛾防治上,我市將主要推廣應用無污染、無公害的以白蛾周氏嚙小蜂為主的生物防治措施。目前,經林業部門全面普查,我市第二代美國白蛾仍有大發生的危險。為滿足防治需求,市林業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周氏嚙小蜂的繁育基地建設,目前三處繁蜂基地共購置生化培養箱、人工小氣候箱、空調、冷藏箱等儀器設備30多臺,繁蜂箱1200余個,貯存替代寄主柞蠶蛹1.5萬斤,白蛾周氏嚙小蜂繁育規模達到年繁殖50億頭,具有防治美國白蛾20萬畝的能力。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重點監控易發白蛾的縣市區,強化對第二代美國白蛾的防治力度,堅持治早、治小、預防與除治并重的方針,專業隊伍采取人工挖蛹、撲殺成蟲、高枝剪除網幕、適時投放白蛾周氏嚙小峰及噴灑生物藥劑等多種措施,有效抑制蟲害對綠化成果的侵害。
目前,我市各級政府已做好準備,林業部門在全面普查的基礎上也已做好安排,將在近期內打響第二代美國白蛾防治的“攻堅戰”,選擇最佳放蜂時機發動群眾大面積進行放蜂,堅決消滅美國白蛾,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安全。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