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4-2020)
市域與城市規劃區綠地系統規劃
3.1 城市規劃區綠地系統規劃
1)環城森林帶
在西外環路、閼伯路、北洋路、京九鐵路以外建設寬度1-5公里的環城森林帶,由防護林、風景林、生態公益林等組成。遠期可以開發成近郊森林公園、郊野公園等。
2)水源地綠化保護區
建設鄭閣水庫水源地綠化保護區,以取水點上游2公里,下游500米黃河故道中心線向南北方向各擴展1-2公里(黃河故道以北屬山東省)。有計劃的植樹造林,加強林下灌木、地被的撫育和管理,減少地表徑流,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同時為下一步旅游開發奠定綠化基礎。
3)自然保護區
建設商丘市黃河故道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東到梁園區邊界,西到鄭閣水庫水源地綠化保護區,南到黃河故堤以南1-2公里,北到黃河故道以北500米。
嚴格控制區內人口和居民地規模的擴大,堅決扼止不合理的開發行為,在保護范圍內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濕、恢復濕地的自然景觀;保護和發展區內生物多樣性,合理有序的開發濕地旅游資源。
4)苗木花卉園區
在雙八鎮依托現狀建設大規模苗木花卉園區。一方面為城市綠化建設提供綠化材料,另一方面通過統一規劃建設,對游人開放,成為觀光休閑的景點。
5) 生態林業示范區
在古宋、王樓、水池鋪、平臺、張閣等鄉鎮范圍內建設高效生態林業示范區,發展泡桐、蘋果、白蠟條、銀杏茶等經濟林。
6) 通道防護林帶
在京九鐵路、隴海鐵路、連霍高速、105國道、310國道以及正在修建的商亳、商菏、商周高速公路等兩側建設寬度100米以上的防護林帶;在運河、古宋河、蔡河、東沙河等兩側建設寬度50米以上的河渠防護林帶;在鄉村公路兩側建設寬度30米以上的防護林帶,形成縱橫交錯的林網。
7)基本農田綠化建設
按照國土資源部門有關基本農田的政策實施綠化建設。一方面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網格面積控制在100畝以內;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桐間作、農林間作,全面提高農田的森林覆蓋率與林木蓄積量。
建議遠期在調整土地利用規劃時根據實際需要將城市規劃區內的部分基本農田改變為林地。
3.2 市域綠地系統規劃
1) 自然保護區建設
加快以保護濕地和鳥類多樣性為主的豫東黃河故道濕地與鳥類自然保護區的建設,以及永城芒山文物、生態資源自然保護區的建設,以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
2) 旅游區及文物古跡綠地建設
在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旅游景區內廣泛種植風景林、生態林、防護林等,以落葉樹種為主,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木蓄積量;在以人文景觀為主的旅游景區周圍建設一定寬度的防護林帶,在城市內的旅游景區周圍要見縫插針,建設小游園、綠化廣場等改善文物古跡環境與景觀。
重點突出七大旅游景區的綠化建設。
● 黃河故道生態旅游景區
● 商丘古城旅游景區
● 芒碭山文物旅游景區
● 花木蘭故里旅游景區
● 伊尹墓園旅游景區
● 白云寺旅游景區
● 鳳城湖旅游景區
3)城鎮綠地建設
到2010年所有城市和建制鎮綠地率達到35%,綠化覆蓋率達到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以上;2020年城鎮綠地率達到40%,綠化覆蓋率達到5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在市域綠化建設中起到核心和輻射帶動作用。
4)村鎮綠地建設
村莊和集鎮綠化建設是提高農村居民生活環境的重要手段。在村莊外圍建設20-50米寬的防護林,加強四旁綠化,改善村莊的綠化環境。規劃到2010年村鎮林木覆蓋率達到50%;2020年村鎮林木覆蓋率達到60%。
5)通道綠化建設
在商丘市域范圍內加強通道綠化建設。
6)農田林網建設
在市域范圍內的基本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網格面積控制在150畝以內,同時發展農桐間作、農林間作,全面提高農田的森林覆蓋率與林木蓄積量。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