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端城市設計
方案一:鳳鳴羊城,樂動珠江
一、規劃主題
沿城市中軸線南段設置一條富有動感的曲線活力帶,既隱喻廣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文脈,又似展翅飛翔的鳳凰和演奏華美樂章的音符,烘托出“鳳鳴羊城,樂動珠江”設計主題。
二、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
以世界城市為目標,打造區域公共服務中心
依托交通設施,實現海珠區的均衡發展
彌補廣州濱水功能的缺失,形成城區濱江休閑帶
三、土地利用規劃
突出城市核心功能,規劃核心區設置城市旅游服務、商務、商業、研發創意、行政辦公、體育文化和企業辦公七個城市功能核心,強化城市公共服務功能,使廣州實現“世界城市”的發展目標。
各核心功能區沿曲線活力帶設置,使之成為凝聚市民生活、展現廣州城市風情的城市“會客廳”,使中軸線南北兩段分別從不同角度詮釋廣州的城市形象,展現廣州獨特魅力。
四、豐富城市濱水活動
沿后航道規劃一條城市濱江綠化休閑帶,為依珠江而生的廣州提供展示碧水穿城、城水交融特色的理想場所,也為城市居民在擁擠的市中心開辟一片環境優美的濱水空間和休閑樂土。
海心沙弱化水上客運交通功能,設置主題游覽設施和娛樂設施,打造成為廣州獨一無二的濱江娛樂中心;后航道上游建設小型博覽和文化設施,形成文化創意展示區;后航道下游設置游艇碼頭等以水為主題的休閑、運動設施,形成水上休閑區。



五、綜合交通系統規劃
1、路網體系規劃:規劃區域內道路以方格網系統為基礎,分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城市支路5個等級。
2、公共交通規劃:以城市地鐵站點為核心建設快捷高效,連接每個核心功能組團和居住社區的公共交通系統,公共交通樞紐依托人流量大、周邊開發強度較高的客村、大塘和瀝?三個地鐵換乘站點建設,采用上蓋開發模式,集約利用土地。
3、社會停車場規劃:社會停車場原則上主要設置在三類區域。第一類是地鐵站點周邊,形成“P+R”交通換乘設施,鼓勵公共交通;第二類是公共設施區周邊;第三類是配套停車不足的居住區和公共建筑區。
六、景觀系統規劃
規劃保留沿電視塔至珠江后航道的視線通廊,保護沿江開敞空間,保留自然水系,開辟方向垂直江面的生態和視線走廊,使水景滲透至每個單元板塊內部。
以生態公園、珠江前后航道為規劃區開敞空間的核心,根據不同核心功能區的使用需求分別設置旅游觀光主題廣場、商業中心廣場、市民廣場和娛樂廣場,為公共活動和人流集散提供空間。
海心沙周邊設置標志性建筑,與北端電視塔遙相呼應,沿江高層建筑從一線區域向腹地方向適當后退,形成沿江綠地??多層建筑??高層建筑的層次,避免對江景的視覺壓迫。東風生態公園周邊采用低密度、小體量建筑布局,保持東西向城市生態廊道的整體通暢。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