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園林學會理事長張樹林:鐘愛園林扮靚北京
專訪前北京市園林局常務副局長張樹林:鐘愛園林 扮靚北京
------中國風景園林行業杰出女性系列訪談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編者案:今年是國際三八勞動婦女節一百周年。中國風景園林網向工作在園林崗位上的女性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并推出風景園林行業杰出女性系列訪談。本期專訪人物張樹林女士。
張樹林女士為前北京市園林局常務副局長、原市委委員、市人大常委、北京園林學會理事長、中國園林學會常務理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中國菊花學會理事長。

一、大學求學與工作:經歷艱辛和磨難
確定采訪前北京市園林局副局長、中國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園林學會理事長張樹林之后,在一個多月中一直再與她聯系,但由于她十分繁忙,始終沒有杌會前往采訪。一個已退休多年,年齡已達72歲的女士怎么會這么忙,雖然現在所做的已不是位居一線的局級干部的領導工作,但仍然還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她的身體、她的精力、思維能承受如此繁忙的工作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終于在深秋的一個周末,在張樹林理事長的家中如約見到了她。
當面見到張理事長,并與她面對面進行了交談后,來之前所產生的疑問立刻散去了許多。她雖然生理年齡已超過七旬,但實際上看上去只有六十來歲。她的身體健康、精力旺盛、思維敏捷、動作靈活,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當了解到張理事長每天活動按排得如此之滿,于是仍然脫口問道:“您現在還在全國各地出差、參加各種活動與學術會議,那么上下飛機、火車,晚上每晚換一個城市、一個飯店,白天整天開會,還要參觀風景園林,甚至要爬山涉水,您雖然身體健康、精力旺盛,但體力上是否能承受呢?”
“您看呢?”張理事長爽朗地笑著,站起身在客廳中有力地走著:“我一個人上下飛機、火車,同年輕時一樣方便自如;每天新到一個城市、新換一家飯店,睡覺不受絲毫影響,倒頭就著;至于參觀風景園林體力上也完全能夠勝任。”
看著眼前的這位前局長,她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給記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入座后記者向張理事長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做為一位園林專業干部,您是怎樣走上北京市園林局副局長這一領導崗位的?”
張理事長推了一下銀絲眼鏡,思考片刻后回答道:“從上大學開始我就與園林生產的實踐結下了不解之緣,命運似乎安排好了我要在園林生產的實踐中貢獻自己的技術、知識與領導才能。”
此時記者方注意到,面前的這位女士不僅精神煥發、充滿活力,更讓人嘆服的是,在其談吐與舉止中,流露出一種高雅、溫靜的女性知識分子特有的氣質,在這種氣質中還增添了一種歷經磨煉、做過大事的干練與果斷。
“我的小學、中學是在天津度過的。”張理事長繼續道:“56年我從天津考進了北京林業大學的風景園林專業,到了大學三年級時,正好趕上58年大躍進,毛主席提出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指示,于是我所在班級來到了河南鄢陵,這里的農民有著悠久的種植花卉的歷史,我們白天與農民們一起勞動、向老農學習種植花卉的實際經驗,晚上在小油燈下,同學們一切研究、切搓、商議并構思寫作一本名為《花木栽培》的新書。”
“你們還沒有大學畢業就開始寫書出書,十分不簡單 ,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難吧?”記者問道。
“寫作中是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在老師指導下,又在實踐中多向老農請教,許多困難還是迎刃而解了。”張理事長繼續道:“當時最大的困難是生活上的極端艱苦,我們是58年'十.一" 之后下去的,59年‘五. 一’ 之前回的北京,當時自然災害已經開始,在北京尚未感受到問題的嚴重,但在河南農村缺糧已十分嚴峻。通過北京林大才給我們大學生每人每天供應一兩玉米面,就是這一兩糧食我們女同學還節省下來支援男同學吃。”
“一兩玉米面怎么能填飽一天的肚子,況且你們白天還要勞動,晚上還要寫書。”記者感嘆道。
“我們先是以白薯代糧,后以胡蘿卜代糧,最后是用白薯干、白薯藤代糧。”張理事長邊回憶邊說道:“那時,饑餓每天伴隨著我們。由于缺少糧食,更沒有其它任何副食品,因此身體嚴重缺少營養與熱量,冬天室內又不生火,因此大家開會或研究問題時都要裹上被子,既便如此仍然冷得周身發抖。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還是圓滿地將《花木栽培》這本書寫完并出版,這本書就是從今天來看仍然是很優秀的,仍然有其實用價值。”
“您的父母親給您起名為'樹林', 這似乎決定了您一生要與樹林花木打交道了。”記者說道。
“沒錯,從跨入北京林大開始接觸理論,到河南鄢陵接觸實際,我從此走上了與樹林花木難舍難分的人生道路。”張理事長繼續道:“回到林大,由于學習優秀、表現突出,被提前一年畢業并擔任助教。我剛工作后不久,系領導就讓我來到北京郊區具有八百年種植花木歷史的黃土崗鄉擔任夜校老師,我的主要任務是向這里具有豐富實際種植花木經驗的花農傳授理論知識。這是我人生中很值得回味的一段生活,我記得對我考驗最大的是連續十天到縣里去開會,我住的村離開會地點有15里農村土路,每天開完會,吃過晚飯8點多鐘上路,一個城里來的二十剛出頭的女青年,獨自一人在漆黑一片的鄉間小道上行走,中途要經過4個村莊,正值寒冬,村莊中的街巷死一樣寂靜,特別是一些又深又黑的門洞,常常感到會有壞人從這些門洞中竄出,讓人感到十分恐懼。每天晚上直到12點左右才能回到我住的院子,進了院,聽到院里大娘的聲音,我這顆緊張的心才放松下來。”
“真是不容易,不要說是一個年輕城里女孩,就是一個小伙子獨自一人走十幾里農村夜路也會緊張害怕的。”記者感概地說道。
“第二年我又返回了林大, 此時中蘇兩國關系惡化,大批蘇聯專撤走,國家決定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培養高級人才,于是林大也開設了研究生班,在組織上的動員下我報考并考上了研究生,開始了為時二年的研究生學習生活。”張理事長認真地結束她對自己求學生活的講述。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