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設備監理要在低碳經濟中尋找新定位
“發揮設備工程監理的作用,設備監理單位應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關于能源工程設備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從而助推低碳經濟發展。”12月9日在廣東省中山市召開的“2010年低碳經濟與設備監理國際合作論壇”上,一些專家學者認為,設備監理行業作為國家經濟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須熟悉和掌握這些相應的技術標準,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為低碳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論壇由中國設備監理協會與英國工程技術學會聯合主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設備監理協會理事長郭汝斌在演講中指出:要探討設備監理在低碳經濟中的新定位,謀求乘勢而上的新發展,尋求國際同行間互利共贏的新合作。他認為,設備監理行業要發展,就要以國家低碳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為行動指南,不斷增強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找準自己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結合點和著力點;市場化、國際化是必由之路,要加強設備監理的國際合作交流。
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認為,當前新能源工程所需設備的制造、檢驗和監督標準不完善,對設備質量缺乏統一有效的監管,應針對新能源設備制造、安裝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分析研究。監理單位應積極參與新能源項目建設,大力開拓新的業務領域,要積極參與國家、行業關于新能源工程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填補目前的空白。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王忠敏認為,就節能減排而言,建立標準和實行標準化可以為政策、法規、協議和機制的確立提供可操作的技術支持,為監測、計算、評價、論證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為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走向市場搭建平臺,為節能減排的市場化運作提供支撐。實行標準化有利于確定全球一致的術語、方法和檢測、測量體系,并能夠結合我國實際建立“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標準化技術指標體系,應對國際上出現的新機遇、新變化和新挑戰。
此次論壇集主題發言、專題演講、經驗介紹和對口交流于一體,緊緊圍繞“低碳經濟與產業發展”和“城市低碳發展與設備監理機遇”展開討論,并對設備監理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推動設備監理工程師推廣低碳發展技術、如何搭建國際設備監理行業交流與合作的平臺進行了探討。會上,來自英國、美國、烏克蘭等多個國家的代表介紹了低碳經濟在本國的發展情況。
據悉,目前,我國低碳經濟建設和節能減排推動著設備監理工作由傳統火電、水電設備監理向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脫硫環保、煤化工、煤礦、船舶、碼頭裝卸設備等領域發展。
編輯: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