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城市綠化期盼“原生態”
近年來,在城市綠化過程中,有些決策者只重視常綠樹種,而忽視了非常綠樹種,有的甚至把常綠樹種作為城市綠化的惟一樹種強行推行。筆者認為,這一做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應該予以糾正。雖然長綠樹種具有冬夏長青的優勢,從養眼的角度講,它的確勝過非長綠樹種,但是城市綠化的目的并非僅僅為了養眼,更多的則是為了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然而,目前的園林城市一般以追求綠化面積最大化和樹、草、花以及山、水等景物科學合理配置為主要目的建設城市。這種綠化方式的突出特點是綠地效應大,雖然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美化城市景觀等多種生態功能,但它卻遠遠達不到生態城市中所講的“生態”容量。而野花野草優點很多,生命力旺盛,品種眾多,能夠適應不同的季節。用野花野草綠化、點綴城市,能保持自然原生態。
多年來,人們對城市綠化存在一種誤解,認為野花野草雜亂無章,難登“大雅之堂”。而綠油油的草坪卻備受青睞,成為“生態城市”、“園林城市”的象征。人工栽種的草坪雖然整齊有序,但缺點也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養護成本過高。據綠化專家測算,草坪造價一般在每平方米7元以上,防病、治蟲、割草等日常養護尚需要大筆費用。草坪本身很脆弱,老化、退化得快,要經常澆水,作為缺水城市是不適用的。且草坪實用性差,人們不能踏入,大量占用城市寶貴的土地資源,限制了人們的活動空間。
其實,野花野草才是最符合生態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它們有著很強的凈化城市空氣的功能,合理栽種可以把城市打扮得既艷麗妖嬈又不失“野味”。據筆者了解,德國在建設生態城市時就很重視綠樹、草坪和野花野草的合理搭配,形成交相輝映的美景,使城市有了鄉村的氣息和韻味。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德國的城市綠化和綠化效果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既增添和創新了新景色,又保持和完善了天然美景。園林綠化部門,在園林綠化布局的手法上,除建筑廣場采用規劃式外,一般采用自然式手法。表現為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樹冠線起伏,打破單調整齊劃一格局。在開闊的大草坪上點綴稀疏的樹叢及花卉,形成開朗景觀,其間開辟漫步小道,設置園燈、座椅,配置以水池、噴泉。公園中建筑很少,地形略有起伏,不搞大型山石,以大面積草坪、樹叢構成自然式園景。公園的水面上,天鵝、野鴨自由游弋,草叢中松鼠、野兔不時出沒,生態環境十分優美。
編輯:joe
相關閱讀
城市綠化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城市的綠化建設,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各個城市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的街道上【詳細】
大葉油草——低調的城市綠化“新寵”
大葉油草,這種海南本地人很常見,卻叫不出名字的小草,正在成為省會海口城市綠化的新寵,不得不說這是本土物種頑強生命力的表現——它們耐寒、耐踩,關鍵是還省水,當然,它們也很好看。【詳細】
成都:《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導則(試行)》出爐
“成都增綠十條”明確,要實施城市道路增綠,繼續大力推進中心城區道路綠化增量提質工程,通過增加喬木數量、科學配置喬灌草,不斷提升綠化總量,彰顯成都道路景觀品質。【詳細】
全域增綠 成都構建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成都市將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游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圖為鳥瞰望江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