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為西安為世界留下珍貴文化遺產
“橫看成嶺側成峰”,不論是在園內近觀,還是在園外遠眺,西安世園會園區都給人美的享受,而在空中鳥瞰世園會園區,則是另一種驚艷震撼心頭。
園林人網2011年6月15日消息:廣運門是一座通往西安世園會的大門,一座展示西部人主動求變、創新的大門,一座通往人類與自然、城市和諧共生的大門;長安塔是一座承古創今、科技與傳統完美交融的實力之塔,一座昭示西安生態建城、新舊分治的方向之塔,一座俯瞰全球發展、運籌帷幄的自信之塔;自然館、創意館傳遞著西安人、陜西人對未來生活的理解,展示著令美夢成真的實力;鋼鐵鑄就的水龍騰空躍起,預示著西安、中國的再度輝煌,彰顯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勃發的活力和積蓄的能量……
世園會是扇窗,是世人了解新西安的窗戶;世園會是道門,是西安人步入國際化大都會的大門;世園會是個拐點,它是古韻長安走向活力西安、黃土方城化作生態綠都,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的轉折點。從“易容”到改變氣質,從內斂深沉到張揚自信,西安以包容并蓄的氣度和魄力主動求變、行動改變、勇于擔當,自覺挑起一個千年古都應有的重擔引領時代風尚、傳播先進理念。一座古城的覺醒折射著一個古國的奮進,國人為之振奮,世界為之矚目
歷經千載歷史風云的滄桑巨變,長安早已易名西安,但是其在漢唐時引領時尚、勇于擔當的城市氣質卻在長期積蓄、發酵后愈加清晰、堅定。古長安,意取長治、久安;新西安,著眼創意、挑戰。西安上承大唐天寶年間的廣運博覽會,成功地在原址上啟動了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亮出了“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人和諧共生”的主題、喊出了“綠色引領時尚”的口號世界為之震驚:其自信從容的氣度令人恍若聽到大唐盛世再現的前奏,飛花碧水的實景讓世人親眼目睹了西部人執意改變的勇氣和實力,百園集美的盛況向世人宣告新西安人包容創新的智慧和魄力,古雅華美的歌曲唱出了今人的反思與奮斗……
2011年4月28日上午,全球人以現場觀看、電視直播、電波傳遞、網絡視頻等形式,一起見證了西安世園會在浐灞生態區、在錦繡湖畔,以簡潔、隆重、典雅、大氣的方式宣告開園。在有史料記載的首個世界級博覽會的原址上,再現“灞上煙柳長堤,關中風情廣運”的大唐盛景,令古賢今人穿越千年在同一地點隔世共鳴、歡歌共慶。
楊柳依依、碧波蕩漾,舉目青翠欲滴,這是西安世園會園區給游人的直觀印象。418公頃的園區,水面就占了188公頃,109個室外展園、各國園林精品散布在巨湖四周、掩映在綠海花浪當中。本次世園會是世園盛會歷史上,展出面積、水域面積最大的一屆。
在世園會178天的展期中,中外游人可以細細品味3700萬陜西人精心準備的這場視覺盛宴。本屆世園會由國家林業局、中國貿促會、中國花卉協會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展會,參展的城市及機構有100多個,其中國外城市30多個、國內城市40多個、國際園藝行業機構30多個,預計參觀人數將超過1200萬人次。此次世園會園區建設,是按照“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造園理念和“兩環、兩軸、五組團”總體結構,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使觀賞價值和體驗參與相融合,彰顯“花、綠、水”魅力,展現盛世風采、體現生態之美。
從主入口進入園區,就得通過世園會四大標志性建筑之一的廣運門。說是一扇門,它與傳統意義上的門迥然不同;說是一座橋,可從它的名字中尋不到一點“橋”的跡象。廣運門狀若一座大橋,橫跨60米寬的世博大道,高峰期每小時可通行2萬多人。廣運門由踏步、水景、方塊式園藝花卉造型組成坡道并緩緩延伸,巧妙利用了古都長安的自然地形,使人工建筑與美麗的長安花谷渾然一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理念沖擊。廣運門既彰顯出了中國歷史文化,又表達了中國時尚、綠色的魅力,以其獨特的建筑構思、設計理念、恢宏的氣勢吸引著游客。
天人長安塔坐落在園區制高點、小終南山上,它以99米的高度俯瞰全園。長安塔為鋼結構,屋頂、挑檐、墻體都采用通透的安全玻璃,構成水晶塔般的效果,極具現代感。但是,在外觀上長安塔卻繼承了隋唐時期方形木塔的形制。長安塔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是一座科技之塔,是一座擁有著古典氣質的現代建筑。塔內展出的10件文物均為稀世國寶,銅車馬、綠臉跪射俑等無一不訴說著古長安的歷史文化,而同期展出的竹雕等則彰顯著新西安的當代工藝之美。
與廣運門、天人長安塔同列世園會四大標志性建筑的創意館和自然館,是游客必游之所。創意館位于世園會主軸線上,整個展館結合碼頭和周邊場地進行設計。建筑布局呈“王”字型,由三翼不規則幾何體組成,并以青銅金屬、石材及花園式種植屋面等不同飾面的無規則銜接處理,形成了錯落有致、內涵豐富的藝術效果。建筑采用青銅與玻璃作外立面,建筑形制獨特,猶如一件鑲嵌了鉆石的青銅藝術品矗立在錦繡湖畔。創意館里展示的是園林園藝、植物花卉的最新成果、新產品以及環保節能新技術、新材料等;自然館是世園會的植物溫室,主要展示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氣候帶的珍稀植物及生態景觀。自然館本身位于園區諸多特色景觀的交會點,用以展示地球上多種植物、生態景觀,及不同氣候帶下的典型植物景觀。自然館內有熱帶雨林植物展區、極冷植物展區和特有植物展區,同時包含一部分公共空間,具有科研辦公、接待功能。整個建筑半埋地下,外立面材料為玻璃、木材與少量混凝土結合。自然館倚山而建,層層疊疊,與地形完美結合,即從高度上、視覺上弱化了建筑的體量,保證在建筑內可以從不同標高領略湖面和對面的美景。
在109個展園當中,既有世界頂級園藝設計師的大師園,也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加州大學等組成的創意園,英、法、意、西班牙和古希臘園組成的世界庭院,有長安園、盆景園組成的專類園區,有世界各國園區組成的國際展園,還有內地展園、企業展園、港澳臺北展園等,這些風格迥異、各有特點的展園令游人流連忘返一日之內能領略世界各地的頂級特色園藝、建筑藝術。倘若是逛累了,還可以到灞上人家、歐陸風情、椰風水岸等三大特色服務區休閑、品嘗美味。
展園之外,還有更多的精彩等著游人去品味綠雕、沙雕和硬質雕塑絕對經得起國內外游人挑剔的眼光。
綠雕被譽為世界園林藝術的奇葩,是有生命的植物雕塑。綠雕以鋼材構架并填充栽培土,再于其上種植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采用掛泥插草或卡盆工藝把不同顏色的花草,覆蓋在結構造型的表面,巧妙地把雕塑造型與花卉園藝結合在一起。要達到完美的展示效果,鋼架表面的植物覆蓋率至少要達到80%。綠雕是充滿生機的“花卉雕塑”,是人類運用自然力量創造出的又一園藝文明。2011西安世園會彰顯“花、綠、水”的魅力,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的絕佳結合,規劃、展示了大、中、小型共27件(組)綠雕。其中,既有將中國斗拱造型與園藝技術完美結合的《玉樹臨風》,又有體現陜西地方民間特色的《瑞兔迎賓》,還有時尚、現代的《鮮花霓裳》等,低碳、環保理念貫穿作品,讓游人賞心悅目。
塑沙展示區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中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沙雕區,作品均以沙和水為材料,塑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粘合劑。其中展示的《小人國》《連理枝》等16件(組)沙雕雕塑,體現了西安世園會的生態環保理念,參與性也很強,既是一種全新的公共藝術品展示,又是青少年娛樂互動的樂園。
在園區內,還有大小10件硬質雕塑。其中,巨型水龍雕塑、絲綢之路起點雕塑陶瓷腿、“玻璃森林”等會令游人感受到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內心的震撼。在波光粼粼的錦繡湖畔,矗立著一條長108米、高36米、寬49米、重約200噸的水龍雕塑,其表面被處理成不銹鋼鏡面,作騰躍之態、又似石濺水起,是一條寫意巨龍。這條矯健的鋼鐵巨龍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預示著西安、中國的復興,格外吸引游人的眼球。
花、綠、水、建筑、園藝組成了世園美景,花船巡游表演和沁園春、蝶戀花、浣溪沙、水龍吟四大舞臺上,每天會有30場不同主題、內容的節目等你欣賞、參與。游人可以在奇石園里享受DIY的樂趣,在鳥語林中聆聽天籟,在四寶館里與大熊貓、朱鹮、羚牛、金絲猴“秦嶺四寶”親密接觸……
尤值一提的是,沉浸在夜色中的世園尤為美麗,很多游人把世園夜景貼在網上、作成屏保、織成“圍脖”與親朋好友共賞。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世園會將帶來哪些驚喜?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已經進入倒計時100天。始于1960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至今已經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國家舉辦了30多屆。它不但是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精品、奇花異草的大聯展,也是增進各國相互交流,展示【詳細】
揭秘北京世園會三大看點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北京世園會)將于明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行。這屆由中國政府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國際級別最高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有望成為展出規模最大、參展方數量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世園會【詳細】
世園會園區明年4月試運行 10個展園完成建設
寒冬時節,位于延慶的世園會園區內一派火熱的忙碌場景。本月起,2019北京世園會各個展園進入室內布展階段,明年4月1日園區開始全面試運行,屆時綠化施工、運營體系、安保體系、物流運輸將同步啟動,并于4月15日前完成室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