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園林植物品種應用問題突出
“北京地區的鄉土優良花灌木如大花溲疏、小花溲疏、山梅花、太平花等在北京城市環境中有良好的適應性,但目前除了植物園和極少部分公園、高等院校校園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很少見。”
“北京的國槐、白蠟、毛白楊太多了,景觀太單調了。”
……
自2008年奧運會以后,北京綠地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綠化水平逐漸上升,然而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城市園林植物應用仍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不久前的一次綠化普查顯示,北京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用品種達615種(品種),超出國內大多數城市。然而,相關部門在對北京城市園林植物應用現狀進行統計分析和研究,包括植物物種組成、植物來源、應用頻度、數量以及不同園林綠地植物應用現狀時發現,鄉土植物應用率低;喬、灌、草比例失調;植物配置手法單一;苗木儲備不夠合理等問題仍然存在。
據2010年北京園林植物應用頻度抽樣調查統計結果,喬木種類應用頻度位于前10位的植物以鄉土樹種為主體,如油松、國槐、毛白楊、圓柏、臭椿等,應用頻度在50%以上的僅有1種,而應用頻度在5%以上的多達40種。灌木類應用頻度位于前10位的以引進種為主體,如大葉黃楊、小葉黃楊等,應用頻度在50%以上僅2種,應用頻度在5%以下的植物為51種;草本地被植物應用頻度位于前10位的以適應性較強的野生本地種為主。
由此不難看出:北京園林綠化所應用的喬、灌木植物種類過于集中,僅有幾種常用的園林植物被廣泛應用,而更多的樹種出現頻率過低,很多品種僅應用或保留在植物園及科研單位,推廣力度不夠;一些耗水較多、管理成本較高的冷季型草種還在大量應用。一些早已馴化成功的植物卻并沒有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之中。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地被植物的設計與應用
園林綠化中,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們認識水平和欣賞力不斷提高,地被植物也開始越來越被重視。品種培育技術和對新品種的發現,使地被植物的選擇更豐富多姿,再也不僅僅是各種草坪,更增添了宿根花草、時令花卉、匍地植物、彩葉植物等。【詳細】
植物與工藝設計的詩意結合
圖片賞析:植物與工藝設計的詩意結合【詳細】
初談苔蘚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常識
地球上大約有4萬多種苔蘚植物,多生活于潮濕環境,從熱帶到寒帶都有分布。如能充分利用苔蘚植物,結合其他園林素材,可以創造出一種幽靜深遠的自然情趣與景觀。 【詳細】
昆穿金路綠化帶重復建設 市民建議種長青植物
“才弄好沒幾個月的綠化,為何又要更換了?”昨天有市民撥打本報熱線,反映穿金路上的綠化重復建設,朝“栽”夕“鏟”。記者趕赴現場看到,道路綠化帶里,的確有工人在新栽綠化苗木。“原來栽的都死掉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