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勝萱:尼塔上海走向更大的舞臺
把中國人和中國園林對待環境的觀念體現出來就好,具體怎么去體現它卻不必特別局限
中國風景園林網:您最受矚目的一個項目作品應該是上海的世博公園。尼塔所擁有的是一支相對較為年輕且西化的設計團隊,那么這樣的一個團隊是如何在世博公園這樣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項目中做到文化的融合?
朱勝萱:實際上在做世博公園的時候就有人質疑我們,因為尼塔帶著西方設計團隊的烙印,我們的很多設計師確實是有留洋教育的背景。現在看來,我覺得世博公園恰恰體現了中國文化傳承發展的一個趨勢——整個公園沒有使用太多的傳統符號和手法來模擬中國文化,但是它從山地、水體到植物配置卻又極具中國文化特色,尤其是70年代的人會有共鳴。
這也是我們所思考的一個問題,也許我們沒有必要去從服飾、語言甚至裝飾這一類表象上反復去告訴他人我們是有文化有傳承的,只要你骨子里有就夠了——有中國人的道德思想、思考方式包括對事物判斷的方法就夠了。文化的傳承不一定非要表面符號的羅列,不一定非要用太湖石、不一定非要用造型,不一定非要做一個中式的亭臺樓閣……在世博公園,很多人從空間的迂回和視覺的轉化上都體會出了中國文化的烙印。
我們一直喜歡向人解釋,希望把文化這東西闡述、挖掘地更深一些;其實只要把中國人和中國園林對待環境的觀念體現出來就好了,但是具體怎么去體現它卻不必特別局限。表達中國不一定非要翹角的亭子和粉墻黛瓦,而是把中國人所向往的空間和審美需求表達出來就好了,這也是整個社會對文化的逐漸認可和思考。
我們當時也在考慮,我們在如此盛大的舞臺上以怎樣的姿態來面對這個世界對我們的看法?以前我們很固執,認為必須這樣或那樣才能得到認同并獲得信心,但事實證明,在西方人眼里,他們認為這就是中國的公園。
中國風景園林網:尼塔有一個自身所倡導的設計理念,被稱為“Green City”,能否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理念?
朱勝萱:Green City如果僅僅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是很淺薄的。綠色城市只是個單一的說法,而單一地用環境或景觀來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不太可能的。綠色城市只是一個泛指,我們想倡導的一點是,這是一件需要所有的行業共同來努力完成的事情——比如產品設計師,規劃師,包括消費者在內。我們對整個綠色理念的一個引導,把整個生存環境放進一個更大的背景下來看待這個問題。消費者需要一個源于資源節約角度的理智消費觀念,設計師可能要從本著對資源和環境有所保護的意識來對待自己的設計,從而共同達到一個理念,是一個能夠讓所有人接受、認同并執行和倡導的理念。回到景觀設計領域,比如針對一個公園,我們將綠色出行和廢物利用的理念融入進去,造一個公園時我們不破壞和毀壞資源,從這個點做起,拉動、輻射到方方面面,以此為中心,只要與它對接的環節都要用相同的理念來對待它,由正及反、由宏觀到微觀。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