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國家級濕地公園應算好生態賬
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沿海地區,開辟出43.5平方公里土地建設濕地公園,寧波杭州灣新區的生態智慧贏得一片叫好聲。日前,由國家林業局、中國農科院等成員組成的專家團對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規劃方案進行評審論證,專家們對杭州灣新區不惜代價建設生態城表示贊賞。
濕地素有“海洋之腎”的美譽,具有排洪蓄洪、污水自凈、防浪固岸等作用。在杭州灣濕地公園一期,開發土地5000畝,而濕地管理中心僅安排了其中1000畝對游客開放。開放的項目有長廊曼回、溪影花語等自然景觀。去年6月開放至今,濕地對游客進行控制性進入,日接待量不超過2000人。
“保護始終放在了開發的首位。”杭州灣濕地中心負責人說。去年底,濕地中心停止了其中一個重要景點巢林鷸歸的繼續開發。目前,杭州灣濕地中心區域內累計記錄鳥類169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鳥類有13種;此外,記錄高等植物281種,監測到浮游植物192種,鑒定出底棲動物56種、魚類42種。去年底,全世界僅存5000只的瀕危鳥類青頭潛鴨在消失多年后,又重現濕地公園。
按照初步規劃,全新建設的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總規劃面積470公頃,劃分生態保育區、功能展示區、宣教服務區、濕地體驗區四大功能區。未來五年,濕地公園計劃總投入5.526億元,將著重建設濕地生態系統修復、重建工程,健全完善濕地保護、生態旅游體系等。
“攜晚霞而觀鳥飛,乘輕舟而泛水游。”杭州灣新區將進一步延伸濕地保護區域,細化濕地公園功能分區,把杭州灣濕地公園建成國內外可交流交換、可參觀學習的國際一流濕地公園。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航拍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濕地公園位于廣州市最南端,地處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涌與十九涌之間,總面積約10000畝,是廣州市最大的濕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觀賞荷花荷葉的好去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