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群力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從2006年開始,位于哈爾濱東部的群力新區開始鍵設,總占地27平方公里,建筑面積大3200萬平米,規劃13-15年時間全部建成。將近有30萬人口。新區綠地面積占16.4%,而大部分土地將是城市的硬化地面。而當地的年降雨量是567毫米,卻集中在6至8月(占60-70%)。本地處于低洼平原地帶,歷史上洪澇平繁。
2009年中,受當地政府委托,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了群力新區的一個主要公園設計。公園占地34公頃,為城市的一個綠心。場地原為濕地,但由于周邊的道路建設和高密度城市的發展,導致該濕地面臨水源枯竭,濕地退化,并將消失的危險。土人的策略是將該面臨消失的濕地轉化為雨洪公園,一方面解決新區雨洪的排放和滯留,使城市免受澇災威脅,同時,利用城市雨洪,恢復濕地系統,營造出具有多種生態服務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實踐證明,設計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設計的意圖。
設計策略是保留場地中部的大部分區域作為自然演替區,沿四周通過挖填方的平衡技術,創造出一系列深淺不一的水坑和高地不一的土丘,成為一條藍-綠項鏈,形成自然與城市之間的一層過濾膜和體驗界面。沿四周布置雨水進水管,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經過水泡系統經沉淀和過濾后進入核心區的自然濕地山丘上密植白樺林,水泡中為鄉土水生和濕生植物群落。高架棧橋連接山丘,布道網絡穿越于丘林。水泡中設臨水平臺,丘林上有觀光亭塔之類。創造豐富多樣的體驗空間。
建成的雨洪公園,不但為防止城市澇災做出了貢獻,同時為新區城市居民提供優美的游憩場所和多種生態體驗。同時,昔日的濕地得到了回復和改善,并已晉升為國家城市濕地。該項目成為一個城市生態設計,城市雨洪管理和景觀城市主義設計的有秀典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