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匯東灘灘涂促淤與濕地保護技術通過驗收
近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召開了《南匯東灘灘涂促淤與濕地動態保護的關鍵技術及示范》(課題編號:08231200700)課題驗收會。驗收組專家在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審閱了驗收資料,經過提問和討論,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對該項目的驗收。
專家組認為本課題以南匯東灘濕地為研究對象,依托南匯東灘促淤工程,開展生物和非生物促淤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研究了新生濕地重要群落的配置與棲息地布局優化,提出了灘涂資源利用動態保育對策。課題研究為長江河口濱海濕地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方法,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同時,課題應用3S技術、數學模型及地面監測和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南匯東灘濕地水沙動力學特征,研發了低造價低風險的促淤工程措施、圍墾區關鍵物種的保育和棲息地優化技術;開展了土地利用監測、生物多樣性監測、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開發了基于濕地多種生態服務功能的動態維持技術和資源置換模式并建設了60公頃的生態保育示范區。
《南匯東灘灘涂促淤與濕地動態保護的關鍵技術及示范》項目由華東師范大學總負責,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承擔了其中的5個子項目,其中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承擔了《南匯灘涂濕地物種棲息地營造及濕地動態保育對策研究》的相關研究內容。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冢簼竦厝氤敲廊绠?/a>
近年來,??谑杏蒙鷳B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谑泄蚕诔羲w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谏鷳B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