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發展理念:幸福生活是終極目標
專家解讀
市社科院副院長朱名宏研究員認為,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的總量后,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是必然規律,沒有量的積累談質的提高是空中樓閣失去基礎,沒有質的要求,量的積累也很難實現新的擴張。現在報告提出要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量,這是經濟發展向更好更優境界邁進的必經階段,世界上的經濟發達國家都需要經歷這一過程。
加快建設智慧廣州
加快建設智慧廣州。加強智慧城市設計,構建智慧城市“樹型”結構,推進城市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大力推進智慧型信息基礎設施“五個一”示范工程建設,全面實施寬帶信息、無線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供氣等工程,建設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國家信息通信樞紐,植好智慧城市“樹根”。組織實施重大智慧技術攻關,在物聯網、云計算、新一代通信網絡、高端軟件、智能終端、智能處理等領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養好智慧城市“樹干”。做大做強智慧產業,培育發展名牌智能產品、新興智能產業,大力發展智能裝備、智能物流、智能港口、智慧金融,加快中國軟件名城和亞太地區電子商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智慧型產業群,壯大智慧城市“樹枝”。推廣智慧應用服務,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基地和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加快建設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島、中新廣州知識城等一批智慧城市試點和一批智慧社區、智慧鄉村,推進電子政務服務、城市智能化管理、智慧民生服務,探索創新網絡管理服務新模式,打造“網絡商都”,培育好智慧城市“樹葉”。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健全自主創新政策體系,推進廣州國際創新城、廣州國際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廣州國際科技孵化基地建設,加快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專家解讀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經濟學教授毛艷華說,要將“智慧樹”培育成參天大樹,一定要把握世界科技產業和智慧地球發展新趨勢,加快物聯網等智能技術研發和全方位應用,促進智能技術高度集中、智能產業高端發展、智能服務高效便民,建設全面感知、泛在互聯、高度智能的智慧城市。這當中廣州可以發揮作為三大國家電信樞紐、互聯網交換中心和國際互聯網出口之一的優勢,構建覆蓋全市、高速互聯、安全可靠和業務融合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打造匯聚華南、服務全國、溝通世界的樞紐型國際化信息港。
報告摘要
建設重大
戰略性發展平臺
建設重大戰略性發展平臺。結合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功能定位,科學謀劃、統籌建設一批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發展協調、帶動力強的重大戰略性發展平臺,優化產業空間布局。重點推進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六大現代服務業功能區、九大創新型產業發展區和九大功能性發展平臺建設,形成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加快建設中部中央商務及文化產業區、東部高新技術產業帶、西部現代商貿和文化產業區、南部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國際化臨港經濟區、北部臨空產業集聚區和生態產業區,提升產業集聚化、集群化、集約化水平。
報告摘要
充分激發
城市發展活力
打造廣州國際金融城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重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深化簡政強區(縣級市)、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加快完善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深化社會管理改革創新,推進社會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打造廣州國際金融城、廣州金融創新服務區等金融平臺,加快建設區域金融中心。
打造活力之城時尚之都
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開放注入城市活力。深入實施產品品牌化、企業國際化、產業高端化、市場多元化戰略,增創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誠信為核心競爭力的外貿發展新優勢,完善與國際接軌的辦事規則和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創新外貿發展方式,擴大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潤的產品出口,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緊缺能源資源等進口,保持外貿進出口均衡發展。加強“新廣州·新商機”品牌宣傳,深化與世界500強、中央企業、大型民企、行業龍頭企業的戰略合作,突出引進高端項目、高端技術、高端人才,重點吸引世界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使廣州成為萬商云集、群賢畢至、強企匯聚、名品薈萃的活力之城、時尚之都。
提升廣州國際影響力
全方位多層次深化區域合作。加快建設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范區,深化穗港澳更緊密合作。發揮我市作為UCLG聯合主席城市的優勢,全面加強與世界先進城市的交流與合作,發起并辦好“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提升廣州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周邊區域戰略合作,全面推動廣佛同城化,加速推進廣佛肇經濟圈建設,推進廣佛肇與深莞惠、珠中江城市圈融合發展,帶動珠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協調聯動發展,使廣州成為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
名詞解釋
智慧城市
指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通過建設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認證、安全等平臺和示范工程,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模式,從而構建起面向未來的全新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涵蓋領域廣泛,涉及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
智慧型信息基礎設施“五個一”示范工程
指一頁(市民個人主頁)、一卡(社會保障市民卡)、一庫(城市海量信息資源庫)、一臺(公共支撐平臺)、一城(天河智慧城)。
國家信息通信樞紐
國家通信網、互聯網的樞紐節點,主要包括國家級互聯網交換中心、最大的國家國際通信出入口(含電信、互聯網)、國家電信骨干網超級核心節點三方面內容。
九大創新型產業發展區
中新廣州知識城、天河智慧城、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空港經濟區、廣州南站商務區、廣州文化產業基地、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越秀核心產業功能提升區、廣東從化經濟開發區。
九大功能性發展平臺
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產權交易平臺、科技創新平臺、人才交流培養平臺、檢驗檢測認證平臺、商務服務平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平臺、先進制造業發展平臺、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