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在眾多描寫紅豆樹的詩句中,唐朝詩人王維的這首詩家喻戶曉、最為有名。紅豆樹俗稱相思樹,此樹正常狀態下十年開花、十年得果、二十年后方能成材,因而顯得特別名貴。普通市民一般沒有機會見得,而野生的紅豆樹在整個江南地區都難覓蹤影。最近,昆山張浦一個鮮為人知的紅豆樹基地中1230棵野生成年紅豆樹陸續開花,真是奇跡。
“十年偶見相思花,有喜啊。”昆山亞特生態農業休閑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阿漢非常開心。在他的指引下,記者在園內十來米高的樹葉叢中尋覓到了相思花的蹤影。由于樹高十多米,花形并不大,站在樹下要慢慢尋覓方能找到那些白色的花瓣。幸好,樹底下,已有飄落的花瓣才得以仔細觀賞。“傳說”中的這種相思花,花序似圓錐,大小如豆瓣,花色或白或淡紅非常典雅,但無香味。
老李說,這些樹是名貴的鄂西野生紅豆樹,十年前移種而來,這么多年一直是他精心照料,但從未見開花。三天前,他突然發現樹梢上有白色的“葉子”出現,兩天后越來越多,才發現紅豆樹花開了。張家港鳳凰鎮鷙山村有棵據傳500年的紅豆樹,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也只有過四次花開。此次,該園中1230棵野生紅豆樹居然一周內連續花開30%,真能算是個奇跡了。老李說,相思花花期很短,按照目前的天氣狀況,估計在半個月左右,能看到此花者算是幸運的。
在該園中,有棵直徑達到83厘米的超級野生紅豆樹王。說起這棵樹的來歷,昆山亞特生態農業休閑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建良先生滔滔不絕。
顧先生早年從事道路綠化工作,積累一定的經驗和資金。此棵野生紅豆樹王就是他從福建深山中買來的。當時,此樹長在大山中,山上沒有路可以把吊車和拖車開進去,顧先生就自掏腰包30萬,修了一條30多公里長的山路,雇傭了當地數十人,挖了半個月才取出這棵大樹。為了保證能百分之百存活,挖出的根部泥球直徑就達4米,整棵樹重達12噸,高14米,用了50噸的吊車和16米長的拖車,花了兩天時間才從福建運到了蘇州。根據樹的直徑推測,該樹樹齡應該在千年。
據介紹,園中的1230棵紅豆樹,都是他十多年來花費巨資從福建、江西、浙江等地購買而來,都得到了當地林業部門的許可。
“10多年前,生活在山中的不少百姓對于珍惜樹種的保護意識還很淡薄。只要有利可圖,山民們就會不擇手段地把樹砍掉、或當柴燒,或是挖出去私自賣掉。”顧建良說,看到這種情況,他非常痛心。引進這些名貴的樹種,目的就是為了豐富蘇州本地植物的多樣性,也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些名貴的物種,繁育出高質量的苗木。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