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ASLA學生獎(重點推薦)
2.夢想的氣球Dream Balloons
2007年 ASLA學生獎 住區設計類 榮譽獎同濟大學 中國上海
此項目是解決上海市公民居住——“里弄”的問題。“里弄”問題反映了上海高密度、低增長的居住模式。這種居住類型存在很多隱患:例如安全性、景觀性等等。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人口爆炸,商業化加劇,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得到解決。
本設計力求解決“里弄”的居住問題,提高里弄居民的生活質量,著手解決兩個關鍵點:1.居住景觀的改善,這是設計的初衷。2.處理居民里弄生活中產生的問題,包括城市生活及社會福利等問題。
具體措施是:首先,利用屋頂以上、被摩天大樓所包圍和遮擋的空間,使得該公共空間作為居民的儲藏間。接下來,設計師根據居民不同的需求,將各種生活必須品裝入不同的球狀物體中,然后沿著直立的條棒將它們抬升到一個理想的高度,放置到該空間中。
第二點,為低收入者創造新型能源。例如,太陽能,它可以由安裝在直立條棒頂端的太陽能電池板上收集得到,并通過埋在地下的收集盒將它轉化為供居民使用的電能和使球狀物移動的動能。
第三點,實現居民的居住夢想。例如,一個漂亮的花園、寬敞的聚集場所、安靜的休息空間。但由于現實的居住條件和理想的巨大差距,這些夢想看似根本無法實現。然而利用這些懸掛在屋頂上空的球狀物,美好的愿望便近在咫尺了。因為這些球狀物不光能儲存雜物,還可以放置植物,甚至可以養魚,完全隨心所欲。它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發揮最大的用途:庭院照明、晾曬衣物、攀爬植物等等。可以說,此設計幫助當地居民創造了一種新的庭院生活模式。
3.“生存走廊”—從溝渠小溪到林蔭大道:清河沿岸的景觀改造“Living Corridor”–from Ditch to Greenway: Chinghe Riverfront Landscape Renovation
2007ASLA學生獎 綜合設計類 榮譽獎清華大學 中國北京
隨著城市河流廊道的生態恢復、城市污水的植物治理、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歷史遺跡的保護,以及公共綠地的重整,奄奄一息的河流演變為高度密集的城市綠地。在河流的再生態化進程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這個項目試圖反思自然以及證明風景園林設計如何將真正的自然帶給鋼筋混凝土的城市。
此項目基址位于北京海淀區、清河的源頭,占地3.8公頃。清河發源于頤和園北門紅山口與萬泉河的交匯處。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使得清河兩岸受到不斷的侵蝕。原有茂密的植物帶被狹窄的裸露土地所取代,河道兩岸空間十分有限。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城市用水的污染也使得生態狀況不斷惡化。清河也因此喪失了其作為連接西山和國家奧林匹克公園兩個生態斑塊的生態廊道作用。而河道兩岸的公共綠地也因為種種原因對視覺景觀產生了負面影響。
設計當中的主要挑戰來自于如何將不同的功能嫁接到一條河流廊道中,例如:生態廊道功能、城市污水排放地、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歷史遺跡、公共綠地以及教育基地等等。為了實現設計構想,就要將一系列處理問題的方法,例如:城市污水的植物治理、屋頂綠化技術、地下基礎設施、洪水處理、生物工程以及風景園林設計匯集、編制成一個體系。
具體的實施手段包括:
1.移除原有水泥護堤,取而代之以覆蓋植物的土坡。2.通過濕地植物進一步凈化城市污水。利用再凈化的水灌溉綠地。3.改造部分5世紀的環形路,使之與清河一起作為連接西山和國家奧林匹克公園的生態通道。同時也成為一條鳥語花香、植物茂密的帶狀綠地。4.沿河建立一些濕地湖泊,平日可以用來凈化排放的城市污水,暴雨季節可以儲存雨水徑流。5.修建沿河散步道以及景觀橋,吸引當地居民在此開展娛樂活動。同時,也可借此向公眾傳達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意義,以達到學習、教育的目的。
八.關于這篇文章的意義
審視當代風景園林設計行業,大大小小的競賽林林總總,然而論及行業影響力,ASLA學生獎無疑是學生競賽領域的佼佼者。希望讀者從研讀本文、研究ASLA學生獎當中,不僅看到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進程,了解當代風景園林設計行業的風向標,并且探索到對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競賽領域有所借鑒和幫助的地方,甚至對中國風景園林設計行業有革新意義之處。另外,本文為在校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相信對于競賽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幫助。
編輯:xiujuan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景觀設計副總監,致力于園林景觀規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