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實現新型保健蔬菜產業化
我國中醫藥學歷來就有“醫食同源”、“藥食同源”的理論,也有食療養生、藥膳藥補的許多實踐。隨著國內外保健產業的需求和發展,藥食同源的保健蔬菜必將成為餐桌上的新寵,推動我國新型高值生態農業的發展;同時,發掘和利用我國豐富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也可以引領國際上新型蔬菜的發展趨勢,成為我國保健蔬菜產業國際化的源動力。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藥用植物專類園引種栽培了約1500種藥用植物,近20年來立足于華中特有藥用植物資源,加強藥食兩用藥用植物的馴化栽培研究,注重對具有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的蔬菜資源的收集、評價、篩選,從中篩選出適合華中地區栽培的葉用薯、土人參、白子菜、紫背天葵、馬齒莧、枸杞藥用等50余種可食用藥用植物;以馴化栽培與單株選優相結合,自主選育了紫背天葵、白子菜抗寒優良無性系品種,并進行栽培和繁殖技術研究;建立了高產優質耐寒'血紅菊'、'百滋菊'、'益氣參'、'長命莧'品種的年周期生產栽培模式。
近年來通過與武漢市、廣水市、宜昌市等地方單位和公司合作,已經實現了保健蔬菜的大規模產業化推廣,每年推廣面積超過2萬畝,年累計達到15萬畝,平均每畝比常規作物每畝增收數千元,在湖北省形成了新的蔬菜產業發展熱點地區,初步形成華中地區特色藥用蔬菜產業,引領了新型保健蔬菜的產業化發展,為高值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洪湖和洞庭湖微塑料污染監測研究進展
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由于形體微小,微塑料很容易被水生生物吞食,從而對生物造成機械損傷,生理病變,甚至死亡。水環境中微塑料的存在狀況及其帶來的環境風險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詳細】
武漢植物園花展持續到4月上旬
武漢植物園內花展自大年初三開始將持續到4月上旬。展出的花卉有蘭花、梅花、桃花、郁金香等。【詳細】
南非帝王花為武漢植物園增添濃郁非洲風情
9月28日,武漢植物園非洲風情節開幕,作為非洲風情節的重頭戲,南非帝王花展為植物園增添了一股濃郁的非洲風情,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