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內蘊藏巨大商機
“里約+20”首腦峰會前夕,即6月16日-19日在里約熱內盧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企業峰會。
真正牽動著全球未來經濟命脈的企業“大佬們”都選擇此時聚首,為自己企業和社會未來20年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承諾、吶喊助威。
“里約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象征,我們來到這里就是想傳遞企業的聲音,為未來20年可持續發展經濟做出貢獻。” 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全球首席執行官、西門子亞太地區事務負責人的博樂仁博士(Roland Busch)在6月18日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城市峰會(The Urban Summit)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城市是未來增長的引擎,給人們提供更多的教育、工作和繁榮的機會。然而城市也給社會發展帶了不少負面的問題如交通堵塞、城市擴張、環境污染、資源開采,這一些都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一份由西門子贊助、《經濟學人》智囊團(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布的《城市綠色指數》(The Green City Index)報告顯示,各大洲城市都面臨著挑戰不同程度的挑戰。以顆粒物舉例,歐盟的濃度為35ug/m3(微克/立方米)、拉丁美洲為48ug/m3,而亞洲達到108ug/m3。
在未來20年,城市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那如何去面對這些挑戰呢?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博樂仁表示,“高效和智能的科技為這些城市的難題提供了答案,其實這就是為什么西門子會在2011年成立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
另外,隨著發展中國家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進一步增長,西門子將計劃繼續擴張其在華市場。
博樂仁表示:“我們著眼于"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我們正在尋找正確的合作伙伴。并且在接下來我們將會把目光轉移至中國的成都、重慶等內陸城市。”
2250億歐元:掘金城市可持續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西門子在去年進行公司整合,在2011年4月宣布成立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在這接近一年的時間里,該業務領域有怎么的進展?
博樂仁(Roland Busch)(以下簡稱博樂仁):2011年4月西門子宣布成立該新的業務領域,但是正式開始運營是在10月份。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我們取得了很多進展,可以大致概括為5點。首先,全球每年與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直接相關的份額是2250億歐元,這個市場的增長速度要比其他市場的增長速度高0.5%-1%。巨大的市場發展契機是我們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其二,我們還細分了在城市概念下的一些市場,如港口建設、智能樓宇、數據處理中心等。其三,我們還在每個市場建立了城市大客戶體系(city account management system),西門子通過城市大客戶經理團隊與城市決策部門進行直接溝通。目前,在中國13個城市設立了城市大客戶經理體系;其四,針對不同的市場建立了不同的市場策略;其五,優化業務領域運營體系,降低管理成本等。
《21世紀》:眾所周知,西門子是最先引領“綠色革命”的公司之一,那么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與公司可持續發展辦公室有怎樣的合作?
博樂仁:我們和可持續發展辦公室保持了合作關系,我們會聯合該辦公室發布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在實踐中,以樓宇為例,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都會與之去探討如何降低能耗以及減低成本,其中包括客戶樓宇和西門子公司自己的樓宇。西門子能在2011財年實現環保相關業務組合的營收占公司銷售總額的40%,與各業務領域和可持續發展辦公室合作密不可分,是共同努力的成果。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城市規劃與發展的三個時代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經歷了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三個時代,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時代中看到城市的規劃和發展的變遷:【詳細】
在我國開展綠色城市工作的構想
為應對氣候變化,長期以來我國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為全球節能減排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促進城市的綠色發展仍然有許多工作可以繼續深入。在諸多措施中,開展綠色城市工作,進行【詳細】
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在國家推進城鎮化的背景之下實施的,在2014年時國家出臺了關于新型城鎮化的規劃綱要,也首次把推進智慧城市寫到國家的重大方針里。所以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