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日韩 一区-国产 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 制服 无码 中文-国产 在线 | 日韩-国产 中文 亚洲 日韩 欧美-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

上海五大古典園林(4)嘉定秋霞圃

2012-08-03 13:28:51    作者:anna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古典園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之根,上下幾百年的美麗和神韻在上海煥發出別樣的異彩。上海是一個古典園林儲備并不是很充分的城市。正因為這樣才使這份文化遺產更為珍貴。與其他的城區相比,上海嘉定區在古典園林的擁有量上絕對是一個富有的地方,擁有兩座古典園林:古漪園和秋霞圃。

  基本慨況

  秋霞圃是我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園林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至今已有近500年歷史。由三座私家園林明代龔氏園、沈氏園、金氏園和邑廟(城隍廟)合并而成,全園面積45.36畝。該園分為四個景區:桃花潭景區(原龔氏園)、凝霞閣景區(原沈氏園)、清鏡塘景區(原金氏園)及邑廟景區。園內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邑廟則可以上溯至宋代,如果按其中的邑廟部分的始建時間推算,可稱為五大園林中最古老的園林。古園特色:秋霞圃布局精致,以工巧取勝,山具丘壑之美,水攬幽邃之勝。有亭臺樓閣,華池曲徑,茂林修竹,低欄板橋,斷岸滴泉,假山奇洞。景物與色彩的變化都不大,好象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秋意,讓人充滿著詩情畫意的遐想。

  歷史沿革

  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明代園林。原是明代工部尚書龔弘的私人花園。初建時園內有數雨齋、三隱堂、構風嶺、鶯語堤、歲寒徑、百五臺、桃花潭等十景,后歷盡滄桑,幾經擴建,數易其主,現存有撲水亭等名勝古跡二十余處,景色秀麗嫵媚,其布局設計以及假山、蒔花都出于有名的嘉定石刻藝人之手。

  〖龔氏園部分〗

  龔氏園始建的確切年代已難稽考。若系龔天定在城內創設北府書院時建,可上溯至南宋后葉;若系龔天定侄孫龔弘始建,可能是在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龔弘考中進士之后,也可能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龔弘辭官返鄉居住十三年之時。龔弘官至工部尚書,顯赫一時,龔氏園縱使由龔家先祖草創,成園則是龔弘,他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去世,這是龔氏園建園的下限。

  嘉靖年間,龔弘曾孫龔敏卿敗落,曾于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把花園售給徽州鹽商汪某,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龔敏卿子錫爵鄉試中舉,汪某將宅第歸還原主。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嘉定慘遭清軍三屠,龔氏后裔龔孫玹、龔用圓、龔用廣等參加侯峒曾、黃淳耀兩先生帶領的抗清斗爭,城破后以身殉節,龔家又趨敗落,宅第僅剩兩堵危墻。嗣后,宅基地與后園由汪某后裔辟為秋霞圃,俗稱汪氏園,園中有松風嶺、鶯語堤、寒香室、百五臺、歲寒徑、層云石、數雨齋、桃花潭、題青渡、灑雪廊等十景。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汪家把花園捐給城隍廟作靈苑。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東邊的沈氏園也由申氏歸并城隍廟,并與秋霞圃合并,成為城隍廟后花園。后多次遭破壞,現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

  〖金氏園部分〗

  金氏園在龔氏園北,嘉靖年間金翊所建。萬歷十年金翊孫金兆登中舉時,園中有柳云居、止舫、霽霞閣、冬榮館諸景。

  〖原邑廟部分〗

  邑廟始建于宋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年),舊址在南門富安坊(今李家弄舊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移建于此。

  〖沈氏園部分〗

  沈氏園在龔氏園東側,系明末萬歷、天啟年間秀才沈弘正所筑,時有扶疏堂、權舟、聊淹堂、開襟樓、閑研齋、籟隱山房、覓句廊、洗句亭、游騁堂、涉趣橋等景,門額“十畝之間”系明末書畫名家董其昌所書。此園后歸申氏,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間修復,并與龔氏園合并,與城隍廟連為一體成為廟園,此時始定名為秋霞圃,也有城隍園之名流傳。

  〖邑廟后園時期〗

  此后七八十年內,邑廟后園長盛不衰,園內有迎霞閣、碧光亭、醉月軒、小曲江亭、池上草堂、花神殿,有物皆春諸景。咸豐十年至同治元年(公元1860~1862年)間,太平軍和清軍及洋槍隊數度在縣城激戰,邑廟后園及金氏園破壞殆盡。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重建池上草堂,光緒十二年建叢桂軒,光緒二十年建延綠軒,景色逐步恢復。以后又在園中增設茶肆書場,廟中戲臺時有地方小戲演出,邑廟園成為縣城中民眾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時任嘉定教育會會長、啟良學校的創辦人戴思恭,將該校遷入邑廟后園,并發動實業界承修園內建筑。先后整修大門、聊淹堂、游騁堂、彤軒、扶疏堂、暢堂、籟隱山房、環翠軒、數雨齋、賓藻風香室、屏山堂、依依小榭、凝霞閣、觀水亭、碧梧軒、臨清室、即山亭、碧光亭、叢桂軒、延祿軒、池上草堂等20余處。民國二十六年嘉定淪陷,偽區公署設置園內,池上草堂、叢桂軒、延綠軒成為偽知事的私宅,園東部設日軍醫院,碧梧軒駐日偽軍。抗日戰爭勝利后,邑廟后園先為國民黨三青團嘉定分團占用,數月后改作嘉定縣第一區區公所所址。民國三十五年,縣政府將邑廟后園撥給復建的啟良學校管理使用,稱“邑廟公園”,逢節假日對外開放。

  解放后,縣人民政府征用金氏園遺址辟為啟良學校操場。1960年,縣人民委員會決定邑廟后園恢復“秋霞圃”原名,并定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又被市人民委員會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但仍由學校管理使用。1963年,城區工商界人士集資在邑廟大殿前建造兩層教學樓一幢,開設民辦的城廂中學(后改名人民中學)。“文化大革命”期間,碧光亭、即山亭、假山等被拆除,樹木被砍伐,加之長期失修,園內建筑破敗,花木凋零。

  〖全園的修復〗

  1980年開始,市人民政府先后撥款295.28萬元修復秋霞圃。修復工程由市園林局設計室田麗菊、顧正負責規劃及設計,同濟大學陳從周、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楊嘉佑等提供資料和指導。規劃設計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狀、因地制宜的原則,除結合地形進行改造和植樹栽花外,根據遺存園林建筑的損壞程度進行翻建或整修,對已毀建筑則參照有關記載重建。兩期工程均由嘉定縣建筑工程隊負責施工。第一期工程修復占地5300平方米的原龔氏園,1980年4月動工,1981年10月竣工,1983年2月13日對外開放。第二期工程修復沈氏園、金氏園和邑廟大殿,疏浚清鏡塘,動遷原使用此建筑作校舍的嘉定鎮第一中學,1983年8月動工,1987年9月竣工,同年10月1日全園對外開放。開放以來,秋霞圃每年都要分別舉辦書法、繪畫、竹刻、竹編、花卉、盆景、泥塑、陶瓷等工藝品展覽,吸引了海內外人士。

  造園手法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為中心,石山環繞,古木參天,造園藝術獨特。主體部分桃花潭景區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靜對移時久,勝似西湖十里長”的贊譽。堂南的一副對聯:“池上春光早,麗日遲遲,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草堂霜氣晴,秋風颯颯,水流花放,疏雨相過。”此聯將秋霞圃春秋兩季景色描繪的淋漓盡致。

  總覽造園歷史,始于明正德、嘉靖年間(公元1506-1522年),園內舊有“松風嶺”、“駕語堤”、“寒香室”等十景,后添“即山亭”、“迎霞閣”、“碧光亭”、 “池上草堂”、“醉月軒”、“花神殿”、“有物皆春”等景觀。園以山取勝,池水環繞,不過8畝天地,曲折回旋,反覺幽深。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曾題額:“十畝之間”,是頗悟造園的美學意境的。

  秋霞圃的個個景觀都緊密有序地散置在這小小庭院之中。進門穿過別致的門樓,一條鋪花小路從花壇處岔開,伸向西面一道門,粉墻石竹,托出門內的儀慰廳。這兒是迎賓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氣象。就在這花墻小院中,藏著叢桂軒。取《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今山之幽”句意。臨軒遍植掛花樹,長年綠葉扶疏。坐在軒內小憩,向東遠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搖曳,迎風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內花叢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

  秋霞圃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軒”建于池南一灣中,原都是飲茶、奔棋和垂釣、觀魚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黃石假山,臨池映照水中,更顯洞塹幽深,曲折盤道彎環,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勝。立在旱船頭上觀景,山光潭影,一片詩情畫意。

  黃石假山上的“即山亭”為一舊景,登臨可盡覽園景,也可眺望遠處城堞,故前人有“陌上女郎連抉出,即山亭子探春來”句。山后有“近綠軒”,山前水上有“撲水亭”,都是登臨佳處。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見底,湖中游魚來回穿梭于湖石之間。湖石形狀各異,有的像鰲頭、有的像鷹嘴、有的近似駱駝、有的狀如老牛,皆維妙維肖,妙趣橫生。

  桃花潭之北有一別致的古典建筑“碧梧軒”,為園中主廳、會客之所,俗稱四面廳。廳前有月臺,臺左右有兩棵百年歷史的盤槐,枝椏虬屈,形似龍爪。廳正中高懸“靜歡自在”、“山光潭影”二匾。兩壁和屏門上掛有名家書畫。后廳有小院,置假山桂樹。廳東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軒”,建于清鏡塘上。繞到池東,過三曲橋沿山防水而行,過礬岸斷岸,眼前又現一座小石橋,山壁上有“涉趣橋”3字,此為“嘉定四先生”之一婁堅手書。過了石橋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軒”。繞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園景,會感到這座古典園林建筑正體現了“小中見大”、曲折有致的特點,令人回味無窮。

  桃花潭景區

  桃花潭景區在園之西南,占地8畝,約5400平方米,東臨賓藻風香室,西靠歸家弄,南以院墻為界,北至清鏡塘。景區以桃花潭為中心,南北兩山隔潭相望,山石亭臺互為襯景。南有晚香居、霽霞閣、池上草堂、儀慰廳,西有叢桂軒,北有即山亭、碧光亭、延綠軒、碧梧軒、觀水亭,它們或筑于山上,或構于潭邊。遠近高低、前后左右,主次分明,疏密相宜。桃花潭南北兩山對峙,南山峭壁聳崎,北山渾厚見長。沿潭茂林修竹,斷岸滴泉,臨水曲徑,低欄板橋。可謂山具丘壑之美,水攬幽邃之勝。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是典型的中國自然山水園林。

  〖西門樓、儀慰廳〗 西門樓為公園西南部入口,南向,門高5米,寬3.5米,系嘉定鎮清河路民居門樓移建于此。門樓上方塑以花鳥及紋狀圖案,樓脊上有吻獸,新增的“含芳凝露”磚刻門額為朱了然詞,陳從周書。儀慰廳又作義慰廳,始建于民國10年前后,毀于八一三兵燹,1981年按舊時式樣重建。廳位于西門樓西側,東向三楹,面積25平方米。其前后有兩院,步入門樓為前院,南側孤植女貞,東北隅有松竹湖石。園南的東西主干道越前院及廳中而過。廳檐懸“秋霞圃”行書額,系魏文伯1982年所書。后院以羅漢松、枸骨、慈孝竹、芭蕉、茶花與云層狀假山組成一幅精致的庭院小景,院北側有梅花形門洞通南山坡,門南北兩面題額為“幽賞”、“翠疊”。

  〖南山、霽霞閣、仙人洞、晚香居〗 南山位于桃花潭南岸,以湖石夾土筑成,東西長40余米。山有南北兩崗,崗上林木遮天蔽日。北崗有疊成牛、馬、羊等動物形狀的湖石。南崗有霽霞閣,方形,面積6.3平方米。此閣原建于金氏園,毀于清咸豐庚申(公元1860年)兵燹,1985年重建,由百歲老人蘇局仙題行書額。出霽霞閣,經長約5米的仙人洞,即抵位于南崗東南腳下的晚香居,此居為1985年新建,由闕長山題額。居前有小院,植四時花木,散置湖石。居后有廊,通賓藻風香室。

  〖桃花潭、涉趣橋、三曲橋〗 桃花潭系原龔氏園的中心,舊時潭畔桃紅柳綠,故名。潭東西約55米,南北約17米,池岸曲折縈回。南岸港汊有石板平橋,長2.83米,寬0.8米,橋側崖間嵌陰刻楷書“涉趣橋”三字,系明萬歷、天啟年間“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婁堅所題,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按殘石拓本摹刻。潭東南有平橋通向凝霞閣景區,橋三曲,長9.4米,橋面雙拼石條共寬0.75米,石條兩側刻圓形壽字和蝙蝠圖形,故又名福壽橋。橋邊置石欄桿,望柱頭上鐫有4頭獅子,神態各異。

  〖池上草堂〗 形似舟揖,故又名舟而不游軒。位于桃花潭西南岸,南向,三楹兩披,東西長15.5米,南北寬6.65米,高5米,面山背水。此堂始建于道光、咸豐年間(公元1801~1861年),名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池上篇》、《草堂記》,堂與額均毀于咸豐庚申年兵燹,光緒二年重建,1982年重修。堂中楹陳設明式紅木家具,上懸夏雨的行書額。堂前置數峰玲瓏石,間植桂花、海棠、芭蕉、杜鵑及南天竹。東披形如船頭,三面臨水,有一形如跳板的條石連結南岸。室內側設扶王靠,上懸上海畫院應野平題“舟而不游軒”篆書額。額下置一面大鏡,可盡收桃花潭四周景色,虛實相間,真幻莫辨。

  〖叢桂軒、三星石〗 叢桂軒位于桃花潭西,臨池向東,方形,面積49.5平方米。此軒始建年代無考,毀于太平天國之役,光緒十二年重建,1980年重修。軒東西兩面為清式格子門,南北兩面置落地花格長窗,四角有漏窗8扇,橋式穹頂,內陳明代紅木家具。原額已毀,1982年上海畫院唐云重題“叢桂軒”行書額。“叢桂”之名,出自《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兮山之幽”。軒南側有門洞,兩面門額為“清芳”、“含芳”,系邑人浦泳所書。軒東沿池遍植迎春花、垂柳,南種芭蕉、翠竹,西有南天竹、金桂,北栽青松、臘梅;西側兩株金桂已逾百年。軒南側有酷似老態龍鐘的福、祿、壽星的三座立峰石,“壽星”居中,左“祿”右“福”,形神兼備,故名三星石。

  〖北山、即山亭、歸云洞〗 北山位于桃花潭西北,東西長約40米,高2米余,系黃石堆疊而成。因山巔有大銀杏,西側遍植青松,故名青松嶺。山頂上六角形的即山亭,原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咸豐十年毀于兵燹,民國11年重建,1974年6月為狂風摧毀,1981年于原址再建,由陳佩秋題額。亭西側置石凳石桌,亭下的歸云洞曲折三彎,南口有百年楓楊屏蔽。南北洞口原分別鐫有“歸云”、“洞天”的題刻,1982年修葺后由浦泳重書。

  〖碧光亭〗 位于桃花潭北,歸云洞東,三面臨水,又名撲水亭。始建年代無考,毀于咸豐十年兵燹。民國10年由嘉定縣城南門外各豬行捐資重建,易名二六亭。傳說中的晉代趙亥有二首六身,“亥”在十二生肖中為豬,“二六”表示此亭由屠宰同人捐建。亭年久失修,1981年重建后恢復原名。亭額為謝稚柳書。

  〖碧梧軒、橫琴石〗 碧梧軒位于桃花潭北,亦稱山光潭影館,俗稱四面廳。始建年代無考,毀于咸豐十年兵燹,民國11年重建,1981年整修。軒三楹,南向,面積149.9平方米,其名出自杜甫“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之句。軒東側植桂花、迎春,西側栽芭蕉、青桐。軒前月臺石板鋪地,東西有兩株百年盤槐,臨潭石欄護圍,憑欄眺望,南山景色一覽無遺。軒后小院青苔如茵,兩株百年桂花葉稠蔭翠。軒內置清式紅木桌椅、長幾,中楹閘堂板上懸松竹石“三清圖”木刻畫一幅,伏文顏、顧振樂繪,王威刻,兩側粉墻亦懸名家書畫。軒有“壺嶠長春”、“靜觀自得”、“山光潭影”、“靜觀自得”、“碧梧軒”、“壺嶠長春”等6額,分別由張愛萍、楊廷寶、胡厥文、沈邁士、葉路淵、王個簃書。軒東側有古琴形云紋石,為民國初年修園時所置,石上鐫刻的“橫琴”兩字,由趙夢蘇書。

  〖延祿軒、觀水亭、題青渡〗 延祿軒位于北山北麓,碧梧軒西。始建于清初,毀于咸豐十年兵燹,光緒二十年重建,1981年拆除并重建。軒南向,一楹,面積28.42平方米,額題由胡文遂書。軒外有曲廊與碧梧軒相連,四周青松、翠竹相間,芭蕉互映。觀水亭位于碧梧軒東側,北臨清鏡塘。原題額“枕流漱石”已佚,現額為陳秋草書,故又名枕流漱石軒。亭建于民國10年,面積9.6平方米,四披屋頂,飛檐翹角。亭內三面有扶王靠,亭前木蓮根株盤結。題青渡位于桃花潭東北隅,碧梧軒東,原為龔氏園一景,民國10年重建,1981年再次重建。渡上架雙拼石條,為聯結桃花潭景區與凝霞閣景區的捷徑。

  凝霞閣景區

  凝霞閣景區在園之東部,原為沈氏園舊址,西鄰桃花潭景區,東止于園墻,南聯邑廟景區,北依清鏡塘,占地4畝。景區建筑密集,以太湖石堆砌的大屏山為中心,北有凝霞閣,南有聊淹堂、游騁堂、彤軒、亦是軒,東有扶疏堂、環翠軒、覓句廊,西有屏山堂、數雨齋、閑研齋、依依小榭等。區內多院組合,院廊相連,曲折深邃。院墻多置漏窗,院內孤植樹木和叢植花草,步移景異,若隱若現。

  〖凝霞閣、依依小榭〗 凝霞閣一作迎霞閣,位于桃花潭東北,作為景區的主建筑,凝霞閣居高臨下,登閣縱覽,可觀桃花潭、清鏡塘兩景區景色。凝霞閣處于景區中軸線的北端,坐北朝南,原系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建造年月無考。民國10年重建時為座北朝南五楹兩層閣,1985年改成三楹,只西楹上有閣;閣額由宋日昌題寫。閣四周有回廊,閣前庭院寬敞,湖石屏山,綠樹成蔭。依依小榭系從凝霞閣西出,再曲折向南連結屏山堂的曲廊,建于民國10年,毀于抗日戰爭,1985年于原址重建,由戴小京題額。廊東側有一株百年枸骨。

  〖環翠軒〗 位于凝霞閣東南,原系沈氏園景物,民國9年重建,1985年落地翻建后,由顧振樂題“環翠軒”、“長春精舍”額。軒三楹,面積73.5平方米。軒東側回廊北連洗句亭,南接扶疏堂。軒前院有古井一口,井口石欄圈呈六角形,鐫有正楷陽文“義井”兩字。軒四周遍植青桐、桂花、芭蕉。

  〖扶疏堂、文韻居、彤軒〗 扶疏堂位于環翠軒西南,其西側為彤軒,系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廢棄年代無考,民國9年重建,1983年重修時分別由劉小晴、林仲興題額。扶疏堂三楹,南向。彤軒一楹,西向。扶疏堂前庭院湖石玲瓏,花木扶疏。堂南與聊淹堂毗鄰有文韻居,1983年重修時建,門前孤植的五針松枝繁葉茂。

  〖覓句廊、洗句亭〗 位于環翠軒東北,均為沈氏園景物,1985年重建。廊為南北復式五曲廊,16方碑刻置于其中,由束長開、鄭孝同分別題“覓句廊”、“碑廊”額。洗句亭位于覓句廊北端,內置《柴侯德政去思碑》。

  〖屏山堂、賓藻風香室〗 位于凝霞閣西南,堂室聯為一體,呈凸形,建于民國10年。朝東三楹為屏山堂,朝西一楹為賓藻風香室,中間有磚墻相隔。堂前湖石假山高約3米,石質堅實潤澤,形似屏風,故名。堂、室原額已佚,現額分別由張森、陳從周題。

  〖閑研齋、數雨齋〗 兩齋位于屏山堂南,北為閑研齋,南為數雨齋,有曲廊與堂相聯。兩齋原分別為沈氏園、龔氏園中景,早圮,民國9年重建,1985年重修時,分別由錢茂生、童衍方題額。兩齋均為一楹,東向。閑研齋窗外修竹淡石,齋前一株百年茶花高4米余;數雨齋旁植海棠、芭蕉。

  〖聊淹堂、游騁堂、亦是軒〗 兩堂并列于數雨齋南,南向,西為游騁堂,東為聊淹堂,中為天井。兩堂原系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廢棄年代無考,民國9年重建時為七楹,分別由袁壽連、趙冷月題額。聊淹堂前喬松疏竹,游騁堂前有合抱雪松。亦是軒在兩堂南,隔院與游騁堂相望,東西有曲廊與兩堂相連。軒為1985年新建,軒東、南、西墻有漏窗,可觀四面景色。

  ·清鏡塘景區

  清鏡塘景區在園之北部,為金氏園遺址,北、東、西三面為園墻,南與桃花潭、凝霞閣兩景區相鄰,面積20畝。清鏡塘橫臥于南面,塘北與東有三隱堂、柳云居、秋水軒、清軒,西有青松嶺、歲寒亭、補亭。柳云居前遍植垂柳,綠云疊翠。青松嶺上青松、紅楓、白玉蘭、臘梅布局有致。景區以清鏡塘貫穿東西,植物景觀為主體,疏朗開闊。亭榭、林木、花徑、溪塘、山丘、護岸或敞或蔽、或大或小、或明或暗,變化無窮,具有濃郁的村野氣息,與建筑緊湊的凝霞閣景區形成強烈的反差,一疏一密,各具其趣。

  〖清鏡塘〗 原系城內練祁河的支流,1974年被填平作為學校操場的一部分,1985年重疏,面積2700平方米。塘東、西、北三端膨大如池,其余水面狹窄如溪,岸線曲折多變,并有河道與桃花潭相通,形成一個完整的水系。東端寬闊處置一綠島。塘上從東至西有觀荷、綠蔭、聽松三座石板平橋,在東北面園北門處還有一座混凝土結構的清鏡橋。

  〖三隱堂、柳云居、秋水軒〗 位于園東北,1985年建,堂名系沿用華亭鄉蒲華塘畔的原三隱堂之名,陳從周題額。堂南向,寬敞明亮。東與其相連的柳云居,原系金氏園景物,舊址無考,1985年新建,由陸慰萱題額。居一楹,四周植柳。堂西側為秋水軒,1985年建。

  〖青松嶺〗 位于景區西部,1985年挖塘堆土而成。山南北長35米,東西寬18米,高約2米,遍植青松。山頂有長方形亭,1985年建,由徐家彝題“歲寒亭”額。亭內置一方形石臺,四周栽松、竹、梅。西南以黃石疊一座高6.2米的假山,山巔瀑布瀉入山下小溪,溪中設汀步。山南臨塘處有扇形亭,東向,1985年新建,由丁祖敏題“補亭”額。亭內頂面、漏窗、石臺、石凳皆呈扇形,造型獨特。

  清軒 位于三隱堂東北,為園北部出口,北向、三楹,1985年新建。

  ·邑廟景區

  邑廟景區在位于園東南,北連凝霞閣景區,西北鄰桃花潭景區,南及東南為職工生活區,東西兩面為圍墻,面積4畝,約2700平方米。殿建筑宏偉、高大,結構獨特,系上海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邑廟。邑廟景區的城隍廟大殿是上海民俗文化博覽中心“上海風土習俗寫真”陳列室。園廟結合,游園觀廟,兩者得兼是秋霞圃的特色之一。秋霞圃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私園改屬邑廟,而今城隍廟作為秋霞圃的一部分對外開放。這種主從地位的變化,或許反映了古今人們價值觀的變化。此處邑廟是上海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邑廟建筑,大殿宏偉高大,結構獨特。它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舊址在南門富安坊(今李家弄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胡永安移建于此。若以移建年代算,距今亦有628年。邑廟曾四次受災,屢毀屢建,故其裝飾等均系晚清之物,但在建筑上保持明代格局。1983年,大殿及與之相連的寢宮按原樣修復。

  〖大殿、寢宮〗 城隍廟大殿于明清兩代因火災和兵禍而屢毀屢建,今大殿及工字廊、寢宮均系清光緒八年重建。清代末年,殿前尚有井亭、頭門、儀門、打唱臺,天井內置鐵鼎,抱廈內有石制“千砍”、“水盂”等,解放前多已無存。1983年大殿按原樣修復,大殿重檐覆頂,檐口飾釘帽,屋脊上塑盤龍吐水戲珠圖,兩端塑動物及八仙。殿北有工字廊與寢宮相連,宮內置大床及家具,陳設華麗。殿西有月門,門額“逸趣”、“神韻”,由王仁元書;殿東側有石板路通凝霞閣景區。殿前月臺三面有石圍欄,十八根望柱頭上鐫有形態不同的石獅。

  〖井亭〗 兩只亭均為原邑廟遺物,內有井,位于園東南大門外兩側。亭皆方形,飛檐翹角,斗拱花板。經1986年修葺,檐口置人物塑像,亭內天花板鐫雙龍戲珠圖,四周設石欄連四柱。

  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明代園林,園內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邑廟則可以上溯至宋代,如果按其中的邑廟部分的始建時間推算,可稱為五大園林中最古老的園林。是現存上海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其中邑廟始于宋,私園盛于明,雖數度凋零,歷經修葺,卻仍保持了飄灑俊逸,寧靜幽曲的古風,不失為嘉定乃至整個上海人文景觀中的瑰寶。

  風雨經年,秋霞圃內的古建筑保存完好。近年來,上海嘉定區園林綠化管理署通過星級公園和文明行業的創建活動,對秋霞圃加大投入。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制訂了切實可行的規劃設計方案,對秋霞圃進行恢復性的修繕,保持園內主體建筑的原貌原味,充分體現其文物價值和文化藝術的韻味,使這座古典園林更具風采。

 

編輯:ann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上海嘉定私家園林之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區嘉定鎮東大街,是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明代園林,由明代龔氏園、沈氏園、金氏園和城隍廟合并而成,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詳細】

淺談鬧市中古典園林之美--以秋霞圃為例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結合,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達到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意境。【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色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少妇人妻陈艳和黑人教练| 风韵饥渴少妇在线观看| 2020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一| 成人无码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网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久久伊人少妇熟女大香线蕉|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狼狼| 中文字字幕人妻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麻豆v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秋霞鲁丝片av无码|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aaaaaa片| 真实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妇| 亚洲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直播|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区|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手机免费看 | √天堂资源在线中文8在线最新版|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