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措施 助推廣東三大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日前,廣東省林業廳召開全省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進度匯報會,專題聽取各地推進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森林進城圍城三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情況匯報,部署工作任務。目前,三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奠定了完成全年建設任務的扎實基礎。各地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體現出如下特點:
一是明確目標責任,工作任務落實。2月29日,朱小丹省長代表省政府和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簽訂了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森林進城圍城三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各地級以上市與縣、縣與鎮相應簽訂了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分解落實任務。各地黨委、政府普遍高度重視,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協同抓,形成建設合力。梅州、河源、肇慶、云浮、清遠、揭陽、潮州把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列入“十大民心工程”,切實履行工程建設的主體責任。龍川縣提出提前一年完成消滅荒山任務,實行“縣、鎮、村三級書記”負責制,采取縣領導包鎮、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山頭的有效措施。省交通運輸廳、交通集團及高速公路公司扎實推進生態景觀林帶建設,開陽、惠河、粵贛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的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工程已竣工。
二是拓展籌資渠道,保障資金投入。我省三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采取政府主導、多元投入的機制,各級財政加大資金投入。省財政已撥付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補助資金3億元、森林碳匯工程建設資金6億元。各地配套投入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資金15.6億元(其中市、縣財政資金分別為8億元和7.6億元),投入森林碳匯資金2.72億元。佛山市已落實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資金5.1億元。肇慶市對高速公路20-50米綠化景觀林帶建設每畝補助2000元,1公里可視范圍及江河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每畝補助100元。龍川縣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多方籌集1930萬元資金用于森林碳匯工程建設。五華縣財政為不誤農時,在省項目資金下達前,先行墊付2000萬元,提前組織碳匯造林5萬畝。
三是創新工作機制,確保建設效率。省級財政資金首次實施森林碳匯建設獎補資金競爭性分配,全省17個縣(市、區、林場)通過評審獲得2012年森林碳匯建設獎補資金。省林業廳積極協商發改委、財政廳并報請省政府同意,在我省林業生態造林工程項目中,可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簡化招標程序,縮短招標時間。韶關、惠州、揭陽等市把林業生態工程建成后的管護工作列為重要內容來考慮,在資金安排上預留了專項管護費用,并建立長效機制。
四是發動共建共享,引領社會風尚。省綠委、林業廳、扶貧辦將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與扶貧開發“雙到”結合起來,今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期間,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林認捐認種活動,幫助貧困山區消滅荒山,增加山區農民綠色財富。截至昨天,全省認捐認種扶貧濟困林7000多萬元。各地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碳匯林建設:梅州市開展“建設美麗家園,有你更精彩”綠滿梅州捐款活動,收到捐款7400多萬元。五華縣制訂《五華縣以獎代補造林管理辦法》,組織開展認捐認種功德樹、紀念林以及“回報家鄉一片林”等活動。在大力宣傳和推動下,全省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干部職工、學校學生關注生態工程建設,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
五是尊重科學規律,嚴管造林質量。各地堅持以綠化為重、美化輔之,生態為重、景觀輔之,內容為重、形式輔之的原則,遵循自然規律,嚴格科學辦事,抓好重點生態工程造林質量。廣泛采用優良鄉土闊葉樹種造林,大力推廣良種壯苗,選用營養杯苗、網袋苗和優質大苗造林,對荒山造林全部使用容器苗,確保造林成活率。把質量監控貫穿于造林全過程,嚴格把好造林設計、種苗準備、整地栽植、撫育管護等環節質量,加強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在備耕造林繁忙季節,組織選配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技術人員,到一線蹲點督查、跟班作業,嚴格造林技術標準,確保造林質量。
六是實行領導掛點,帶頭一線指導。為示范推動工作,省政府建立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領導掛點聯系制度,朱小丹省長、劉昆副省長、顏學亮副秘書長等親自到掛點縣指導工作,上山頭參與植樹造林,與干部群眾座談聽匯報,督導造林綠化工作。省林業廳建立督導機制,11名廳級干部分組包片、97名處級干部各督導一個重點縣。各地參照省的做法,建立了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林業局長掛點制度。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撲下身子,深入山頭地塊,身體力行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七是實行嚴格考核,倒逼建設成效。省政府要求,今年開始對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進行考核。省林業廳已制定了《廣東省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森林進城圍城工程建設考核辦法》,待省政府批準后實施。根據辦法,省里每年對各縣(市、區)三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進行考核,對工作不力的縣采取“提醒注意”、出示“黃牌”、“紅牌”等措施,確保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編輯:zhangh
相關閱讀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
我國森林旅游年產值破萬億元
1月31日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00億元,成為中國林業的第三產業支柱。【詳細】
森林之都,住在這里就像住在公園一樣
根據資料顯示,有一座城市森林的覆蓋率達到了83%這一驚人的數字,要知道一部分國家級的森林公園覆蓋率都沒有這一數據高,這座城市就是位于吉林的白山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