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種轉基因抗鹽堿楊樹在農十二師苗木培育基地培育成功。這兩種轉基因楊樹抗鹽堿指數能達到11.5‰,培育出的苗木能夠在海水濃度1/3、普通農田含鹽量50倍的條件下成活。
據農十二師新疆天恒基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崔巍介紹,這兩種轉基因楊樹的成功培育,得益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張洪霞博士的多年研究。
據了解,張洪霞在國內主要從事植物組織培養、轉基因耐鹽抗旱植物新品種的開發及植物耐鹽抗旱性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他曾成功培育出抗鹽西紅柿、抗鹽油菜和抗鹽煙草。
今年年初,農十二師利用自身苗圃基地優勢,與張洪霞合作,成立新疆天恒基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始從事抗鹽堿楊樹的培育。
據崔巍介紹,培育抗鹽堿楊樹時,張洪霞選用的樹種是從東北黑河地區引進的銀中楊和山新楊。經過多年研究,他從現有的鹽生植物中克隆了許多與耐鹽耐旱相關的功能基因,通過轉基因的方法將它們導入這兩種楊樹,以提高其抗鹽堿能力。因為極度耐鹽堿,被稱為可以“喝海水”的“海水楊”。
不僅如此,這些“海水楊”育成后生長速度極快,每年可生長3米,是普通楊樹的兩倍。因為被加入抗凍基因,還可以在-30℃的嚴寒天氣中存活。
崔巍說,日前,公司旗下苗木培育基地已成功培育出1000株轉基因抗鹽堿楊樹,計劃明年年初擴繁100萬株,并向南北疆銷售。
新疆為土壤鹽漬化大區,鹽堿土地種類多,現有耕地面積中的31.1%受到鹽堿危害。鹽堿化已成為新疆農業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限制條件和障礙因素。
據自治區林業廳相關專家分析,由于抗鹽堿楊樹能改良土壤,減緩土地沙化速度,轉基因抗鹽堿楊樹的成功培育,不僅有利于鹽堿地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鹽堿土地在利用的同時也得到改良,對推進新疆防沙治沙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