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在京開幕
第二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開幕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由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THUPDI)、國際文化遺產記錄科學委員會(CIP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CAPTCR)、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CACH)、中共海淀區委宣傳部、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主辦的“第二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于2012年10月18日在北京開幕。
本屆論壇的核心議題是充分發揮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巨大潛能,讓“分享遺產”超越時空的界限,使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論壇旨在從“數字遺產,分享遺產”出發,研究如何通過數字手段更好地保護、展示、利用、分享人類共同的寶貴遺產。希望能夠為世界范圍內的建筑或其他文化古跡、文物或遺址的保護和復原提供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從而對建筑、考古和其他藝術、歷史研究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通過技術手段,將遺產的價值與公眾分享。
論壇將為世界范圍內的建筑或其他文化古跡、文物或遺址的保護和復原提供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從而對建筑、考古和其他藝術、歷史研究乃至公眾分享提供支持。同時為文物保護工作者、博物館工作者以及相關技術支持機構提供一個高端的交流平臺,并積極探討遺產保護與分享的種種可能性。
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郭黛姮教授、國際文化遺產記錄科學委員會主席馬里奧·桑塔納(Mario SANTANA)和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王時偉秘書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侯衛東副院長擔任論壇榮譽主席,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梁偉,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主任曹宇明任執行主席。
編輯:vivian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詳細】
官員被免職建園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遺產
園林是蘇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園林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古代園林都是官員被貶官后回家建起來的,蘇州自古就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詳細】
自然和文化遺產當共同保護
地理環境對人類早期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不同自然條件的影響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文明。當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惡化或消失,文明就會隨之塵封??梢哉f,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歷史。【詳細】
省級文化遺產主題公園建設探討
省級文化遺產主題公園是指以重要文化遺產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遴選,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突出公益性,開放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