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球科學》:植物幫助降低大氣溫度
植物是否能夠幫助我們減緩全球變暖的步伐?對此問題,《自然地球科學》網絡版日前刊載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伴隨著全世界范圍內的氣候變暖,植物能夠向大氣中釋放更多的氣溶膠顆粒物,而這些顆粒可以促進云系的形成,繼而幫助降低不斷升高的大氣溫度。
氣溶膠是細微的固態或者液態物質,廣泛分布在空氣當中。大氣層中的大部分氣溶膠顆粒物都來自人類活動,如汽車排放;此外,火山爆發也會向大氣層輸送部分氣溶膠顆粒。
據該研究合作機構之一“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發布的消息稱,除此之外,空氣中還有很少的一部分氣溶膠來自自然生長的植物。植物能夠向空氣中釋放水汽、氧氣等氣態物,這些物質與植物釋放出來的氣溶膠結合起來就能夠形成更大的空氣懸浮顆粒物,從而反射太陽光線,并產生出更多的云汽水滴。
該研究參與者之一、芬蘭赫爾辛大學的學者阿里?阿斯米(AriAsmi)介紹說:“人人都能呼吸到森林里飽含的芬芳香氣,這些香氣正是來自于這些氣體。”
為了衡量森林植被降低大氣溫度的效應,該項目研究者在全球選擇了11個點位收集數據,監測氣溶膠顆粒物的聚集濃度、植物所釋放的氣態物以及當地氣溫變化。研究發現,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植物會釋放出更多的氣態物,這些氣態物會與氣溶膠顆粒粘合在一起,然后促進云系的形成。
此外,還有一些自然現象也有助于降低全球大氣溫度。有研究者認為,在海洋表面四處漂流的浮游植物也能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而降低氣溫。另外熱帶雨林也能夠大量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水汽并形成云團。
不過目前這項研究還未能弄清楚,源于植物的生態氣溶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真正有效地降低氣溫。另外,該研究項目負責人鮑利?帕佐那(PauliPaasonen)表示:“即使如此,植物也不能最終將我們帶離氣候變暖。”
盡管在某些地域,例如像芬蘭以及加拿大的森林地帶,植物降溫的效應可以達到三成,但就全球而言,這種降溫效應其實相當微弱,對整體趨勢大概只能緩解1%。
不過研究者認為,無論如何,植物釋放氣溶膠達成的降溫效果對于預測氣候變化模式來說依然具有重要作用。帕佐那表示:“氣溶膠對于氣候模式的影響效應是一個主要的不確定因素,理解其如何影響氣溫的機制能夠幫助我們掃清諸多不確定因素,從而更好地影響氣候模式。”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