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對各市縣實行差別化政績考核,用“綠色指標”取代“經濟指標”,在全疆率先創建“兩個可持續”示范區。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三周年之際,中央臺采訪組走進伊犁,探尋那里的綠色發展之路。
去年年底,伊犁州對特克斯縣、昭蘇縣、霍城縣實施差別化政績考核政策,弱化GDP指標考核,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指標考核,變“招商引資”為“選商引資”這讓特克斯縣招商局局長劉星群經歷了“陣痛”:“找上門來的企業非常多,可能會帶來非常多、非常快、非常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高污染、高耗能,就沒有招。為了保住我們特克斯的青山綠水,藍天白云,也是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
去年,一個年產120萬噸的鋁合金項目要落戶新疆伊犁,對當地GDP和財政收入無疑會有很大貢獻,但項目不符合規劃、達不到環保要求,伊犁州選擇放棄。
近兩年來,伊犁州為了“綠色崛起”,停建了39個小水電項目,淘汰了138家產能落后小企業,拆除了2座重污染煉焦廠,關停了12家污染環境企業……如此忍痛割愛,送走一個個“上門財神”的同時,另一扇招財的大門也隨著打開。
今年4月與特克斯先簽下60億元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大單的浙江瑞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新疆區總經理徐平:“特克斯天是藍的,太陽這一塊是我們做光伏的必備的一個條件,用6個字來概括,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們沒有理由不把這個工作做好。”
不考核不等于不發展,要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端平這碗水,需要各方智慧和掌握平衡的能力。特克斯縣依托特有的八卦城旅游文化資源、特色農業資源,著力發展旅游業、林果業,昭蘇縣、霍城縣做起“牛文章”、“馬文化”、“薰衣草紫色浪漫”等生態有機農牧業,另辟蹊徑謀發展。特克斯縣委書記劉莉:“我們發展工業和資源開發的門檻提到很高了,這個門檻就是用生態做門檻。新型工業化可以搞,但是不能犧牲任何讓環境、讓生態付出的代價。通過綠色崛起這種方式,一樣可以走向富民強縣的這條路子。”
如今,堅持“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建設“大美伊犁、塞外江南、最美河谷”,已成為伊犁州各族干部群眾的共識。伊犁州委書記李學軍:“保護生態,要放棄一些東西。我們在一個時段,一個區域,寧愿犧牲一點速度也要保護好伊犁的生態環境。”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