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試種成功耐鹽堿植物魯臺鹽楊
6月5日,筆者在濱海區濰坊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苗木培育基地看到,一年生三米多高的耐鹽堿楊樹——魯臺鹽楊長勢喜人,通過環渤海鹽堿灘五年的試驗栽植及馴化,魯臺鹽楊目前已試種成功,進入了大面積推廣階段。這是繼濱海鹽松、環海鹽柳后,濱海區企業培育出的又一耐鹽堿植物。
魯臺鹽楊是通過引進歐洲黑楊親本與大陸楊樹進行雜交,培育出的新的耐鹽堿楊樹品種,先后在壽光、昌邑等十余個環渤海鹽堿灘地塊上進行栽植。該樹種具有適應性廣、抗風能力強、抗旱性強、生長速度快的特點,抗鹽堿特性突出,在土壤PH值8-9、含鹽量0.3%-1%的土壤中生長旺盛,在含鹽量1%-1.3%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栽植120天-180天的植株可抵擋8-10級強風,三年生的魯臺鹽楊平均樹高可達10米以上。魯臺鹽楊葉面積系數高、綠化效果好,與傳統鹽堿灘涂綠化相比,每平方米可節省綠化成本80元-120元,成材后可成為紙漿工業的重要原料,樹葉可成為供家禽食用的優質原料,發展前景廣闊。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濱海耐鹽堿植物科技園區:積極推動科普成果轉化
鹽堿地治理和生態系統重建是是世界公認的難題和世界性資源與生態問題。濱海新區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鹽漬化土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80%左右,大面積的鹽漬土限制了沿海農林業發展,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詳細】
贛榆縣羅陽鎮耐鹽堿苗木產業園控根栽培忙
連日來,在贛榆縣四季田園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羅陽鎮耐鹽堿苗木產業園內,來自江蘇林科院的專家李玉巧教授正在指導當地農民,利用控根容器這一新的栽培方式,栽植新引進的紅葉時楠等綠化苗木,全力打造蘇北花卉苗木基地。【詳細】
東營引進選育耐鹽堿苗木成效顯著
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緊緊抓住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發展機遇,積極引進、選育耐鹽堿樹種,成效日益顯著。截至目前,東營引育耐鹽堿造林、綠化樹種及優良無性系達300余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