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7日)是“全國低碳日”,記者從天津市環保局了解到,本市將以創建生態市為目標,提升生態人居環境水平,建立更多的綠色學校、綠色社區,讓低碳理念走進市民生活,到2015年,市級綠色低碳社區將超10%。
為降低碳排放水平,本市將制定綠色低碳的交通發展政策,推進公共交通的建設,鼓勵居民綠色出行;通過建設以步行交通和自行車交通為主的慢行交通體系,實現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提高綠色交通網絡體系的覆蓋率和可達性。到2015年,全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30%以上。選擇天津港南北向自然風光較好岸線構建濱海休閑步道區,滿足居民沿海觀光旅游的需求;選擇歷史文化古城(薊縣古城、楊柳青古鎮、葛沽鎮、市區歷史街區)建立歷史城鎮步道區,滿足游人歷史文化休閑觀光的需求。
本市將依托天津市雙核發展廊道和濱海地區,建設綠色社區示范區,創建全市生態宜居社區的典范;以綠色建筑示范,打造全壽命周期內節能、環保宜居的綠色建筑,帶動全市綠色建筑發展。有重點、有選擇的打造綠色建筑示范,將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津南新城、西青新城和武清新城作為綠色建筑示范區。示范區內新建建筑要符合綠色建筑標準,并逐步改造不達標老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減少使用空調和人工照明;采用高效建筑供能、用能系統和技術設備,如太陽能、生物質能、熱泵等,實現建筑在生命周期內節能低碳。到2015年,市級綠色社區比例高于10%。
本市還將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推進文化創新,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互融合;普及生態文化教育,開展生態文化實踐,鼓勵綠色采購和綠色辦公,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到2015年,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市級綠色學校在中小學中所占比例高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