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一味求快導致毀林販樹行為
記者調查發現,不管是居住區綠化,還是政府部門實施的造林工程,城市綠化需求“炒”高了大樹價格,也讓樹販子看到了販賣大樹進城蘊含的巨大商機。但是,原本用于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大樹進城后,既造成了大量大樹死亡,使環境中的總體綠化量減少,也使大樹原生地的生態被破壞。
京津冀周邊形成倒賣大樹進城的產業鏈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城市建設水平的提高,栽植小樹苗綠化已不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尤其是一些重點工程,往往需要在較短時間內體現出綠化效果,因而大量移植較大規格樹木。
一棵原生于東北或華北地區大樹被樹販子倒賣到小苗圃培育“漂白”后,便可以堂而皇之販賣到大城市出售;一個僅有百余畝林地的小苗圃,一年竟然可賣出幾千棵生長近數十年的大樹;原本用于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野生大樹卻用于城市造林造景……記者調查發現,樹販子從原生地毀林挖樹,大城市周邊苗圃公司提供“掩護”,到漂白大樹順利“進城”,京津冀周邊已經形成一條利用小苗圃、掩護大樹進城的產業鏈。
記者在京津冀地區的山區、林場、苗木公司采訪時,幾乎所有的樹販子都會拍著胸脯對記者表示:“找到我真算你們找對人了,想要什么樹我們都能從周邊省份給你弄來。”
在天津薊縣一個大型苗木市場內,一位苗木經營者告訴記者,他主要經營油松、云杉、白樺樹等大樹,這些樹木大都來自河北、山西、內蒙古、東北等地的野生林,賣往北京、天津等地。在這位苗木經營者的苗圃里,記者看到數百棵5米多高的油松。“這些油松都是今年春天從吉林運過來的野生樹木,先在苗圃里馴化培育,然后再賣給北京、天津等城市。”
一家自稱“苗木總代理”的苗木公司老板一邊帶著記者在苗圃中參觀,一邊介紹說,“苗圃中的大樹主要是供客戶參觀欣賞,這些移植過來的大樹已經在苗圃中馴化了好幾年,長勢好、價格高,我們也不舍得賣。你需要什么樹,我們再從外邊調。”
薊縣另一家中等規模的苗圃負責人對記者說:“苗圃中的大樹來源廣泛,比如叢生的白樺來自河北圍場,蒙古櫟來自內蒙古赤峰,云杉來自吉林,油松有的來自東北,有的就近從河北承德、保定等地區運來……我們也在不停地從全國各地找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樹進城”弊端多
一般認為,樹高達到4米以上,胸徑15厘米以上,或是樹齡在20年以上且具有一定園林觀賞價值的樹種,即可稱為大樹。大樹進城,顧名思義,即大樹由鄉下移植進城,從城市的邊緣地區或者遠離城市的鄉村、山區移植到城市里進行綠化。分析人士認為,大樹進城有諸多弊端。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樹進城違背自然規律,易造成大量大樹死亡,環境中總體綠化量減少。成年大樹可塑性差,適應能力低,不易移植;在移植過程中,根系以及樹冠大部分被切斷,樹體受到嚴重損傷,吸收水分和營養的功能大大減弱;由于城市氣候、土壤等環境因素與樹木原生地有著很大差別,大樹進城后很難健康成長。圍場縣四道溝鄉三道溝村樹販子張某根據十多的挖樹“經驗”分析說,“挖大樹最講究的是樹根部的土球,土球一散,樹的須根就全斷了,這樣的樹只能就地報銷。”
本地樹種減少,生物多樣性被破壞。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一些城市急功近利讓大樹進城,一是市政景觀綠化需要,二是房地產商靠大樹裝點門面,抬高房價。但是,不顧本地氣候條件,盲目引進外來樹種,為了追求美觀,伐掉原本生長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應作為古樹保護起來的本地樹種,既違反自然規律,造成本地物種減少,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的行為,也不利于移植后樹木的成活率。
造成大樹原生地生態大破壞。分析人士認為,大樹是原生存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被挖掘移走,整個群落的生態系統、原生地的生態植物鏈,生長在這個群落里的其他植物種類,都會受到破壞,有時,甚至會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環境災害。
另外,“園林城市”的評比中,一些城市為了達到用3年至5年時間建造“生態園林城市”的目的,寄希望于通過移植大樹快速造“綠”,不分氣候、植樹季節、移植技術、樹種等因素,一味追求高齡樹、景觀樹,不考慮成年大樹可塑性差和適應能力低,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之后,依然導致大量大樹死亡。
拆東墻補西墻,毀林販樹如何監管?
記者調查時了解到,“大樹進城”后,用途十分廣泛,不僅是一些房地產項目的綠化,就連一些市政工程也成為大樹進城后的棲息地。但由于可供移植的成年大樹數量有限,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致使違法濫挖盜挖生態防護林區樹木的事件激增。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森林公安局的數據顯示,這個縣自2010年以來每年查處的濫伐林木、少批多挖、未批私挖現象就有百十起。“拆東墻補西墻”的毀林販樹現象十分普遍。
北京大興一處苗木基地的負責人對記者說:“近年來,在類似政府平原造林等工程的影響下,苗木市場需求量大,價格漲勢迅猛。今年春天,一些符合條件的苗木的價格比去年甚至翻番,樹販子都賺了大錢。胸徑在8-10公分的樹種用量尤其大,如今已很難尋覓。”
河北圍場森林公安局局長李國成表示,林主和苗木經營者私下勾結,交易十分隱蔽,難以查處。“樹木是從甲地移到乙地,按照法律規定不算采伐而是移植,因此定不了刑事犯罪,只能行政處罰,致使打擊力度打折扣。”
在一家園林綠化公司從事苗木采購的杜先生表示:在北京從事園林綠化工作多年,采購而來的樹種的來源一般沒人管。北京園林綠化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園林部門負責招投標,具體的購買和運輸都是由中標的綠化公司負責。天津園林綠化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只要樹木具備相關手續,公司具備資質,對于樹木來源該部門也無權干涉。
林業部門專家認為,對于一些生態林區的農民來說,販賣大樹進城無異于“殺雞取卵”。生態惡化導致的泥石流、沙塵暴,不僅嚴重影響生產、生活,而且也會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于政府決策者而言,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不應是為追求政績而建設的“面子工程”,也不應是一拍腦門兒想出來的省時間、見效快的點子。而應該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嚴格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講求實效,達到人、城市、自然的和諧統一,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南通生態通廊: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景觀飄帶
部分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破壞和對生態系統的忽視,導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從而引發了諸如洪水、內澇和水污染的危機。AECOM則一直伴隨著南通這座城市的發展并且持續為其綠色建設出力,主要項目包括【詳細】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