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百銀杏入秋來
對于進入10月的北京來說,秋色無疑是它最美的顏色。園博園集納北京秋季之美,探求北京秋季的核心精髓,為北京市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賞秋文化。
知秋園里秋意濃
“北京園要表現出北京的地域文化和風格,秋景自然要做點題”,園博園北京園設計師、北京山水心源景觀設計院副院長夏成鋼介紹說,北京園中的西園就叫“知秋園”,體現秋色;東園為“春明園”,展現春景,這樣的設計也與秋月有關。“古有陰陽之分,月出西方,代表陰性,日出東方,代表陽性。因此西面一般代表金色暮年,與秋相連。而東面代表年輕朝氣,與春相關”。
為了將知秋園的秋感徹底體現出來,園中種了銀杏、五角楓、元寶楓這些秋色葉植物以及菊花、楊樹。只需要稍微一點兒風吹,楊樹葉子就會嘩嘩作響,體現秋風的感覺。園中還放養了不少蛐蛐兒,從聽覺上給人以“秋”的意境。
夏成鋼解釋說,西山一帶的秋景以紅葉最出名,皇家園林的改建也為中秋賞月、重陽賞菊進行了專門設計,園博園的賞秋之處必然也是賞月的好地方。紅葉、圓月、菊花,這些與秋季傳統節日相關的物象也是賞秋的對象,在“知秋園”中有極大體現。
“知秋園”的西面是爽風樓,“爽風”之名暗指“秋”,所謂“清風送爽”,便是秋風。而之所以使用樓的形式,“因為"月滿西樓","西樓"古代跟"柳橋"一樣,在古詩文中暗含詩意,具有詩畫意境。”夏成鋼說。
染霞山房葉色紅
除了北京園,園博館周圍有3個室外展園,其中一個在山上,叫“染霞山房”。夏成鋼介紹說,這一別致的命名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因為展園在山坡東面,每天早晨都能看到晨霞;二是由于山坡周邊的植物都是秋色葉樹種,有元寶楓、黃櫨等,到秋天時,霜一打過去,整個葉子變紅,就像霞光一樣。”這個展園,便是園博園中為數不多的以秋色葉植物為主來做的,也是賞秋景的最好地點之一。
在與北京園相鄰的錦繡谷,秋天也將迎來一番全新的面貌。山水心源景觀設計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丘榮說,她在錦繡谷的邊坡上設計了一個多彩的花帶,多種花卉交替,根據季節變換顏色,“從遠處看就像水一樣,各種顏色的花溪流下來。我希望夏秋是藍紫色,因為這種顏色在北京不常見”,丘榮說。
花島也是錦繡谷“燕京八景”里“秋風”的主要內容,其他七景“春陰、晴雪、趵突、夕照、曉月、煙樹、疊翠”在錦繡谷里將北京的園林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用傳統園林的疊山形式表現出不同意境,這樣的造園和歷史上"燕京八景"的景觀文化聯系就很密切,這樣就把文化植在整個園林里面了”,丘榮說。
銀杏大道樹金黃
說到秋,不得不說到銀杏,它那獨特的有些耀眼的金黃是秋天里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當秋風徐徐吹來,銀杏葉沙沙落下、鋪滿一地金黃。整個園博園都將被銀杏樹美麗的秋天景致所感染。在滿園的綠意轉眼間變成滿樹金黃的時候,它是千樹萬樹黃花開、富有浪漫和令人向往的意境。
園博園里有一條3公里長的銀杏大道,兩側種植了800株銀杏,而沿著大道,在這初秋的爽風中,靠近4號門的一株銀杏好似穿越了時空,在其他銀杏還是綠色或是稍有變化的時候,率先展現了它耀眼的金黃色,獨領風騷。當800株銀杏一起入秋時,將是怎樣的一種燦爛?深秋等您一觀。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運用彩葉樹豐富景觀設計的色彩
銀杏: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適應性很強,具有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等特性。銀杏樹干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可用于園林綠化、行道、公路、田間林網、防風林帶的理想栽培【詳細】
河北現“活化石”銀杏樹 歷經2800載
在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鎮淺水營中村有一棵穿越了2800多年的銀杏樹。昨日,記者見到該樹時,因是初冬時節,這棵“活化石”已落盡一身繁華,僅個別枝頭上還有銀杏果和樹葉殘存。這棵銀杏樹主干粗壯挺拔,大枝虬曲如龍,伸向四方,氣勢不凡,令人驚嘆。【詳細】
成都:熊貓大道綠道年底竣工
記者昨日從成華區獲悉,該區已正式啟動全長12公里的熊貓大道綠道建設,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據悉,3年內,成華區將完成620公里綠道建設,其中一級綠道共計15公里、二級綠道共計229公里、三級綠道共計376公里,初步規劃為“兩軸、兩帶、四河、四道”,設置出入口56個、驛站106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