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愈深,愛之彌堅:憶中國申遺第一人侯仁之
赤子情深
北京的守望者
侯仁之先生常說,他對北京“知之愈深,愛之彌堅”。自從20歲來到北京讀書起,他一生的事業與情感都與這座古城聯系在一起。侯老曾在一篇文章中憶起初入北京的感受:“既到北京而后,那數日之間的觀感,又好像忽然投身于一個傳統的、有形的歷史文化的洪流中,手觸目視無不渲染鮮明濃厚的歷史色彩,一呼一吸都感覺到這古城文化空氣蘊藉的醇郁……這一切所代表的,正是一個極其偉大的歷史文化的‘訴諸力’。它不但訴諸于我的感官,而且訴諸于我的心靈,我好像忽然把握到關于‘過去’的一種靈感,它的根基深入地中。這實在是我少年時代所接受的最偉大的一課歷史教育,是我平生所難忘懷的。”
年少時激發的情感貫穿了侯先生整個學術人生。他在北京城的起源和城址選擇、歷代水源的開辟、城址的變遷沿革、古都北京的城市格局和規劃設計等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一直為人稱道;更讓人感動的是,侯老一直到晚年仍為古城的保護而奔走。
上世紀80年代,侯先生曾撰文《盧溝橋與北京城》,詳述盧溝橋與北京城的淵源。他認為,盧溝橋800年的歷史與北京城可謂是血肉相連,它不僅顯示了古代人民卓越的工程技術,也是北京城原始聚落的誕生之地,亦被馬可·波羅贊揚并揚名歐洲,而近代以來,它又見證了日軍侵華的鐵蹄,標志著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全民族抗戰的起點。當侯先生得知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盧溝橋頻繁行車而導致橋體面臨損毀危機,他馬上撰文呼吁“保護盧溝橋刻不容緩”,認為“盧溝橋所面臨的問題,雖然發生在首都,影響卻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
在侯老的大聲疾呼和奔走下,盧溝橋很快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和整修,后來還被列為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
1993年,北京西客站破土動工,選址就在蓮花池畔。當時的蓮花池已經干涸,有人提議直接把北京西站建在蓮花池原址上,既可以節省搬遷的人力物力,還能利用凹陷的地形。侯先生提出明確的反對意見,強調“先有蓮花池,后有北京城”,“蓮花池是北京的生命源頭”。這個意見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蓮花池原址被保留了下來。在北京西站建設期間,侯老一直惦記著蓮花池,還和夫人張瑋瑛老師親自去了一趟施工現場。那時候主體工程雖然完成,但是還沒有裝電梯,當兩位老人一步步攙扶走上樓梯,看到的是干涸的蓮花池底,里面堆放了建筑材料。侯先生憂心忡忡,回去又寫了《蓮花池畔再造京門》,建議開發蓮花池的水源,恢復其原貌。
1998年4月28日下午,87歲的侯先生應邀前往北京市委去作報告介紹北京城市的歷史。他在題為《從蓮花池到后門橋》的報告中講到:“由于蓮花池的存在,影響到一個古代城市一步步成長,最后擴建為金朝的中都城。這就是北京建都的開始。因此可以說北京城的成長和蓮花池的關系至關重要……現在北京開發水利工程,我殷切希望能夠把蓮花池盡可能地加以恢復。”先生的報告受到北京的高度重視,他的建議也被正式采納。兩個月后,蓮花池恢復改造工程正式啟動;緊接著,侯先生報告中提議的后門橋修繕計劃也開始啟動。后門橋所在地是元大都城市規劃的起點,沒有它就沒有北京城市南北的中軸線。侯先生建議把什剎海的水引過后門橋,恢復后門橋下河道的景觀,使歷史上中軸線設計的起點重新煥發光彩。2000年12月21日,蓮花池和后門橋遺址舉行修復儀式時,侯先生雖然行動不便,但仍堅持坐著輪椅前去參加。
坐落在北京城西北角的“三山五園”,亦是侯先生一生的牽掛。從讀大學起,他的足跡遍及頤和園、西山、圓明園。侯先生曾風趣地講過,“在燕京大學我等于是上了兩個大學:一個是正規的六日制大學——就是燕京大學;還有一個一日制的大學——我叫他‘圓明園大學’。”上世紀50年代初,侯先生擔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時,通過對北京西北郊新定文化教育區的地理條件和發展過程的實地考察,寫了《北京海淀附近地形、水道與聚落》等文章,為新區的規劃提供參考。侯老到了晚年,身體狀況不允許他再做長途考察,他的關注點便又回到當年的學術出發地,圍繞海淀和燕園做了“未名湖溯源”、“海淀鎮與北京城”等研究。1995年左右,侯先生眼見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恐對生態環境和歷史壞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和威脅,于是提出,要采取措施,把頤和園東側面積數千畝的地區(即萬柳地區)保護起來并予以綠化,成為北京的一個大“綠肺”。北京市接受了侯老的建議,“萬柳工程”成為北京綠化隔離帶建設規劃面積最大的項目之一。
一直到侯老95歲高齡時,他念念不忘的,還是京城西北郊歷史環境的保護。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應當從兩個方面考慮對環境的保護:一是海淀和西北部的香山一帶,是歷史上北京重要的風景名勝區,考慮到其對現代北京生態的重要作用,要重視生態走廊的保護與建設。另一個是在海淀附近,有圓明園和頤和園等名園的存在,頤和園還是世界文化遺產,要保護好遺產的本體及其周圍的環境,控制建筑高度,防止污染,努力營造良好的生態與文化環境。2012年6月,北京把推動海淀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列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倘若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忽視了文化傳承,往往會使我們誤入喧囂和泥淖。侯先生仿佛一位睿智的先哲,在崎嶇和迷霧中引領我們上下求索。感謝侯先生等前輩的努力,沒有他們的執著,我們不知會失去多少歷史的遺珍。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