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濕地之都”入選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住建部正式命名的“國家園林城市”1月中旬揭曉,“東方濕地之都”鹽城躋身其中。
沿海地區鹽堿地、高水位且平原綠化資源不足系鹽城市情。2006年起,依托濕地的自然風貌和海鹽文化底蘊,鹽城在水、綠結合上,做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文章。
作為“百河之城”,鹽城重點抓好“一河十園”建設,包括建設河道生態長廊,營造“岸綠、水清、景美”的濱水生態景觀;實施了總投資達26億元的串場河景觀帶建設工程,新建十大公園綠地;將76平方公里的丹頂鶴濕地生態旅游區列入城市規劃區加以控制,打造城市特色。
因地制宜,培育和推廣欒樹、香椿、國槐、銀杏、女貞等耐鹽堿植物,垂柳、池杉、落羽杉等耐水濕植物及千屈菜、菖蒲等水生植物,引進試種彩葉樹種“北美楓香”。
每年排出100項以上“綠色鹽城”建設重點工程,由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同志任項目負責人,并進行重點督查考核。僅2013年就投資7.5億元,下達實施166項“綠色鹽城”工程項目。目前,市區建成區綠地面積、綠化覆蓋面積分別達3469公頃、3860公頃,綠化空間品質全面提升。
編輯:wsy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