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全文)
第三節 注重人文城市建設
發掘城市文化資源,強化文化傳承創新,把城市建設成為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人文魅力空間。注重在舊城改造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文化風格和傳統風貌,促進功能提升與文化文物保護相結合。注重在新城新區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與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協調。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歷史文化街區、民族風情小鎮文化資源挖掘和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地方特色文化發展,保存城市文化記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鼓勵城市文化多樣化發展,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形成多元開放的現代城市文化。
專欄9 人文城市建設重點
第十九章 加強和創新城市社會治理
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理念,完善城市治理結構,創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社會治理水平。
第一節 完善城市治理結構
順應城市社會結構變化新趨勢,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堅持綜合治理,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加強城市社會治理法律法規、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
第二節 強化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推進社區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加快公共服務向社區延伸,整合人口、勞動就業、社保、民政、衛生計生、文化以及綜治、維穩、信訪等管理職能和服務資源,加快社區信息化建設,構建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發揮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機構、駐區單位積極作用,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志愿者參與社區服務和管理。加強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隊伍建設,推進社區工作人員專業化和職業化。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第三節 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建立健全源頭治理、動態協調、應急處置相互銜接、相互支撐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改進治理方式,促進多部門城市管理職能整合,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時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的社會治安問題,加強對城市治安復雜部位的治安整治和管理。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
第四節 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
完善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強化行政問責制和責任追究制。著眼抵御臺風、洪澇、沙塵暴、冰雪、干旱、地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完善災害監測和預警體系,加強城市消防、防洪、排水防澇、抗震等設施和救援救助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建筑災害設防標準,合理規劃布局和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強化公共建筑物和設施應急避難功能。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保障體系。加強災害分析和信息公開,開展市民風險防范和自救互救教育,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發揮社會力量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