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模期待新標準
“研究提出城市規模標準”,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任務。
國務院日前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中如是指出。
盤古智庫城鎮化首席研究員易鵬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人口規模膨脹,原先的城市劃分標準已經不適應現實。
1989年,《城市規劃法》通過。大中小城市的劃分標準為:50萬以上、20萬以上不滿50萬、不滿20萬。這部法律于2008年廢止,代之以《城鄉規劃法》。新法沒有設定城市規模的條文。
2010年,學界出版《中小城市綠皮書》,依據目前中國城市人口規模現狀,提出新的劃分標準,統計人口為市區常住人口。大中小的劃分標準為:100萬~300萬、50萬~100萬、50萬以下。除此以外,特大城市為300萬~1000萬,巨大型城市為1000萬以上。
就統計口徑來講,根據常住人口統計,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南的南陽超過1000萬,周口接近900萬。易鵬表示,這些城市的市區人口明顯沒有太多,將這些城市當作一二線來衡量不合理。
在易鵬看來,統計的口徑應該為市區人口,一線城市應該是超級城市,人口規模在800萬以上;二線城市是特大城市,規模在300萬~400萬;三線城市為大城市,規模在100萬。至于50萬、20萬的城市規模,則為四線、五線城市。
3月16日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針對具體的城鎮規模,差別化的限制措施包括全面放開、有序放開、合理放開、合理確定、嚴格控制。
“全面放開”針對的是建制鎮和小城市,“有序放開、合理放開、合理確定”針對的是50萬~300萬的城市規模。至于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要嚴格控制。
易鵬表示,重新劃分的城市規模標準,意味著,更多資源,比如人力、產業、資金等,會涌向二線城市。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未來將催生無數中小城市 城鎮化改革再升級
對于經濟發達地區實力日漸壯大的特大鎮來說,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的呼聲不斷上漲。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鎮,各地也紛紛開始醞釀地方版的新生中小城市發展培育方案。【詳細】
國務院批復定調蘇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8月2日,國務院發布給江蘇省政府的有關批復,原則同意《蘇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批復明確,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詳細】
國務院批復成都城市規劃 要求控制城市規模
12月4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于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杜鷱汀芬?,要發展衛星城、建設好天府新區、推進成渝交通一體化、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市更新。【詳細】
2015百強縣發布 讓綠色城市建設穩步發展
日前,《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5》發布,2015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市)新鮮出爐,江蘇省昆山市榮膺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一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