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綠春:"國家公園"建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綠春,恰如其名,青山綠景如畫,碧水云霧繚繞。日前,記者跟隨“2014云南環保世紀行”采訪團進入“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這里的清幽靜謐,云霧山水自然之美深深打動。
黃連山在哀牢山南延余脈的邊境群山中,與越南勐藝、老撾豐沙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跨國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這里生長著熱帶季節雨林、山地雨林、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2802種野生高等植物,451種脊椎野生動物,199種鳥類,38種兩棲類,36種爬行類動物,76種小魚類和亞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9種,野生動物74種。1983年,黃連山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6.1萬公頃。在黃連山建立國家公園,一方面可以推動區域生態保護,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保護模式的創新,帶動綠春脫貧致富。
綠春縣是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點縣之一,僅在黃連山保護區及周邊就有8個鄉(鎮),28個村委會,224個村民小組4.8萬人生活在貧困線邊緣。從2011年起,省、州不斷加大扶貧投入,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1.9億多元,對綠春縣推進整村扶貧,實施村容改造和危房改造工程等。
記者在三猛鄉采訪時看到,村民們正在用扶貧資金鋪設水泥路面,村子里的土房大多變成了磚房。副縣長李永祥向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要完成整個縣的扶貧,以及對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尚有約3億元的資金缺口。如扶貧計劃能與國家公園建設結合起來,就能通過生態旅游促進當地發展,讓當地群眾在生態保護中直接獲益。
編輯:lihaiyan
相關閱讀
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全國國家公園總體發展規劃》,發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組織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綜合評估,認真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詳細】
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
據悉,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頂層設計方案已經提出,將設【詳細】
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
記者從13日上午從國新辦舉行的第三次石漠化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掛牌近一年來,國家林草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國家公園設立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辦在北京召開《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專家論證會。來自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IUCN中國代表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