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公園遭遇后奧運“成長的煩惱”
避免“后奧運蕭條”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奧林匹克場館及園區需要面臨的挑戰。北京奧運會結束6年來,“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目前基本實現盈虧平衡。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在賽后運營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園區管理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2008年奧運會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依托“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舉辦了大量高端體育賽事和會展活動。隨著配套商務環境的不斷提升,園區還形成了文化、體育、會展多業態融合式發展格局。
據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介紹,園區開放6年來已累計舉辦各種大型活動近4700場次,其中文化類活動近1800場次,國際性品牌活動以倍數增長。截至今年5月,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區累計接待游客2.7億人次,日均游客數量15萬人以上,高峰期間日均近50萬人,游客人數總量位居北京所有5A旅游景區首位。
然而,人氣火爆也給奧林匹克公園的管理帶來了新煩惱。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由於公園地域廣又免費開放,園區內不法游商扎堆,或占道糾纏游客兜售小商品,或對游客圍追堵截要求拍照服務。有些游商還故意與謝絕消費的游客發生沖突,甚至言語威脅、動手打人。此外,“黑摩的”橫行園區,也造成了安全隱患,使公園美譽度下降。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區域面積達11.59平方公里,在場館集中的核心區域采用封閉式管理,共設有7個安檢口,但由於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導致管理難度加大。除了日常管理,園區維護也面臨挑戰。園區的公共環境設施以及綠化環境在6年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些不文明游客隨手丟棄垃圾、踐踏綠化草坪,園內雕塑和直飲水裝置水龍頭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管理窘境其實是中國大型免費公園的縮影。”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隨著旅游和健身人數的逐年增加,要保持“國際大型活動聚集”的定位,以及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標準,并發揮“全民健身基地”的作用,奧林匹克公園必須要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管理模式。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2017英國景觀專業考察Day2:徜徉植物世界
繼前一天考察了倫敦多座皇家園林之后,當地時間2017年5月24日,由中國風景園林網組織的赴英國景觀專業考察交流團又參觀考察了倫敦奧林匹克公園、邱園等著名景觀,重點考察了公共綠地與植物景觀的設計。【詳細】
重慶開建全國首個山地奧林匹克公園
據悉,重慶將建國內首個山地奧林匹克公園,該公園規劃面積213公頃,包括馬鞍山騎行公園、萬盛公園、白果坪濕地公園、浸水埡公園、羽毛球運動主題公園、孝子河城區段、安全文化廣場、科創大廈、老體育館和文體中心片區的羽毛球館、游泳館、足球場等【詳細】
愛爾斯: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生態工程
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作為亞洲最大的城區人工水系,貫穿整個奧運公園中心,全長約2.7千米,水域總面積達16.5萬平方米,是奧運公園中心區最為主要的景觀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重點工程項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