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 擬將石刻保護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日前,南京兩處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墨汁滲入致永久污染一事引來全國各方關注。昨天上午,記者從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綜合執法總隊獲悉,因非法拓印涂污文物被處行政拘留,這在全國尚屬首例。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的南朝石刻?過去的保護措施對今天是否有借鑒意義?借這次事件,南朝石刻的保護工作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被拓印涂污的文物
案件回顧
非法拓印石刻只為牟利 古玩市場一張可賣3000元
據了解,先后兩次對蕭憺墓石碑和蕭景墓石望柱石刻進行非法拓印的男子,是被南京市文物保護志愿者總隊第二分隊、第三分隊文物保護志愿者,在集體巡查不可移動文物過程中,當場發現并拍照留證的。這也成為警方立案和破案最有力的直接證據。
通過警方調查發現,該男子具有較為專業的繪畫功底,對上述兩處文物進行非法拓印,是為了在古玩市場上進行出售,非法牟利。據悉,名家書法拓印售價不菲,在南京夫子廟等地的古玩市場,一幅上佳的南朝石刻拓片書法要價高達數千元甚至兩三萬元。而該男子把南朝石刻上的文字拓印并復制下來,一張就可以在古玩市場上賣3000元。
蕭憺墓石碑和蕭景墓石望柱石刻均屬南朝文物,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距今已約1500年。其中,蕭憺墓石碑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南朝碑刻,碑文楷書3096字,仍能辨認的尚有2800余字,是書法珍品,全稱《梁侍中司徒始興忠武王碑》,由徐勉(466年—535年)撰文,著名書法家貝義淵書寫。
蕭景墓前石柱則是六朝帝王陵墓石刻中保存最為完好的石柱,通高6.50米,柱身高4.20米。柱身上方有一長方形柱額,反刻著“梁故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23字均為反書,字劃清晰,結構嚴整,堪稱書法精品,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書體,稱為“反左書”。
這類書法拓片,在古玩市場受到眾多書法愛好者的追捧,精品拓片往往一頁難求,被收藏玩家奉若珍寶。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國務院正式發布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的批復
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詳細】
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
日前,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詳細】
《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正式印發
今年年初,《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正式印發,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這不僅是青海在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的鏗鏘邁步,更是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新任務和新使命。【詳細】
加快編制國家公園總體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近日印發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這對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