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溫江:揭開生態文明嶄新篇章
深秋時節,溫江公園的銀杏又黃了,黃色的光影籠罩著老人和孩子的歡笑;城外的紅楓也紅了,紅云中掠過騎車少年輕快的身影;江安河綠道仍是一片蒼翠,綠樹掩映著人們悠閑的腳步……在溫江,到處是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圖畫。
生態文明的含義,在這里得到了最為生動的體現。田城相融、疊水抱綠的生態環境為溫江特有的健康生活形態提供了衍生的空間和土壤。智慧的城市規劃團隊則將這座城原有的先天優勢加倍發揮,將城市生活的功能性和服務性與自然之美完美結合。天人合一,才可塑成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美境。
溫江——四川省第一個小康縣,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躋身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區)……2014年,溫江又站在建設“宜業宜居宜游國際化衛星城”的新起點,溫江正在不斷增強城市自身的造血功能,強化生態人居本底,夯實生態建設基礎,傳播生態文明成果,向全新的國際化發展之路邁進。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成都年會明日在溫江啟幕,這是對溫江生態文明碩果的肯定,隨著創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特別實驗區”的更高追求,溫江的生態人居必將掀開嶄新的華美篇章……
綠色轉型發展生態產業經濟
人們常用“愛惜羽毛”來比喻一個人珍惜名聲因而行事謹慎。縱觀溫江近年來的發展路徑,為保護生態環境一路行來的小心和謹慎有目共睹,以至于生態環境成為發展的生命線,也成為決不容觸碰的底線。
“以生態為本底,這是最重要的標簽”,溫江生態旅游區相關負責人說,“園區招商引資時,是不是‘綠色項目’是選商的前提,如果會造成環境污染、破壞生態,或者資源浪費,無論什么項目都只能說NO。”
他以一組數據為例:“今年生態旅游區有55個區級以上重大項目,包括中國西村、悅榕莊文化創意中心、神游華夏園、成都平原農耕文明實景博物館等等,全都是綠色產業,但并不影響經濟效益,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46.9億元。”
培育生態產業成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按照“集群化、高端化、國際化”取向,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新型工業和都市現代農業,幾年下來,溫江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態經濟格局。
升級發展環境友好型新型工業。依托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壯大發展以食品飲料、生物制藥、電子信息三大產業為主導的工業產業集群,積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高、產出質量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質項目,實現了資源消耗為主的傳統工業向先進制造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優化提升。堅決清退閑置、污染、高能耗的項目,既為優質項目發展騰出了空間,又有效減少了工業能耗和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突出發展高端生態型現代服務業。搶抓全國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四川省生產性服務業示范基地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高端商務、文化創意、醫療健康、運動休閑、生態旅游五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新加坡豐隆、新光三越、悅榕莊、中立數據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相繼入駐溫江,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立足溫江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確立了“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實施全域景區化開發,全力打造西部自駕車旅游綜合服務樞紐和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努力建設四川省旅游強區和高度智能化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高效發展都市欣賞型現代農業。突出中國西部花木主產區這一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花卉產業集群和旅游度假、生態觀光等“一三互動”產業,推動農業增值增效。目前,全區花木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基本確立了西部花木交易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地位,“溫江花木”成為全國花卉產業的優質品牌;建成了一批以運動休閑、婚慶攝影、花卉展示等為主題的高檔次鄉村酒店,形成都市生態農業的特色效益,促進了溫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生態環境優化。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