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從中國最宜居邁向國際宜居
“她的景觀神韻,可以到百島百灘、蜿蜒鵝嶺、黃楊金臺、九洲文博、飛沙踏浪中去尋覓和捕捉;她的景觀形象,就如象征她的美麗漁女,秀色飄逸,風姿妖嬈。”憑借優良的生態環境,珠海在今年上半年被中國社科院評為“2013年度中國最宜居城市”。
而在近日,《珠海市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市制度研究》課題順利通過環保部組織的專家論證,英國《每日電訊報》也刊登文章“點贊”珠海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科學發展從而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珠海目前取得的宜居城市建設成效,正受到各界持續的關注和肯定。
在此基礎上,未來的珠海將打造一座生態安全和諧、功能與國際接軌、空間集約高效、設施綠色低碳、生活和諧幸福、管理高效便捷的國際宜居城市,它將與港澳一起,共同打造成亞洲最璀璨的國際都會區。
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范市”的城市定位,與全面深化改革相結合,珠海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將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日前,珠海出臺《關于實施新 型城鎮化戰略、建設國際宜居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建設國際珠海、活力珠海、生態珠海、美麗珠海、智慧珠海、幸福珠海,實現“在環境宜居上能夠與歐美先進國家相媲美”的目標。
這是珠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全新起程。隨著港珠澳大橋時代的即將到來,在 港珠澳共建國際都會區的機遇下,在優越的自然稟賦和已取得的宜居建設成效之上,珠海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統籌發展、規劃先行、文化傳承、改革創新等原則,從經濟、人文、社會、生態、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著手,有望推動珠海打造成為宜居城市的標桿和示范。
核心
全面深化改革 攻堅新型城鎮化
堅持生態優先,珠海目前已經營造了較為合理的城鎮化格局。而今后在珠海,生態用地規模將不低于國土面積比例的60%,以生態控制線為紅線,珠海將構建一個生產空間更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更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更山清水秀的城市格局。
生態紅線的劃定,只是珠海在建設國際宜居城市中貫徹落實中央新型城鎮化戰略要求的一個縮影。在對國際宜居城市建設的各項部署中,珠海緊緊圍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確定的新型城鎮化六大任務,與全面深化改革相結合,在國際宜居城市建設中推出眾多創新舉措。
在引導人口均衡發展方面,珠海提出將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完善積分入戶制度,分類有序地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通過構建職住均衡的組團式布局、建立由主城區—新城—中心鎮構成的漸進式集約組團型城市空間拓展模式、實行TOD模式建設緊湊型城市、塑造望山見水的城市風貌,珠海大力優化城鎮化布局形態、提高城鎮建設水平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提高城鎮管理水平方面,珠海則致力于加快建設“一張圖、一個信息平臺、一個協調機制、一個審批流程、一個反饋機制”,實現城鄉區域全覆蓋、規劃過程全管控、發展項目全統籌,確保一張藍圖管到底。
堅持規劃先行創新新型城鎮化規劃體系,通過國際珠海的建設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通過活力珠海的建設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通過生態珠海的建設嚴格保護可持續的 自然環境,通過美麗珠海建設優化緊湊均衡的城鄉空間,通過智慧珠海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通過幸福珠海建設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新型城鎮化 戰略和國際宜居城市的建設兩者相輔相承、互為支撐,結合貫徹落實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要求,國際宜居城市建設有了有力的抓手,國際宜居城市的建設則引領珠海的 新型城鎮化走向新的示范。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香港為什么是中國最宜居城市?
當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里說,香港的高樓令人窒息,讓他無比懷念北京的大樹。后來,他又在《香港的鳥》里說,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雙層鳥籠,沒有鳥能夠在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飛。【詳細】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清潔的土地、高標準公共衛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潔宜居城市之一。不過早期新加坡的情況并非如此【詳細】
銳評:宜居城市應該有大樹扎根的空間
27日夜間,不少地方遭遇了疾風驟雨。在齊魯晚報的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上,很多壹粉曬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大樹被連根拔起的景象。個別倒下的大樹,砸到了停放在路邊的車,即便沒有諸如此類的經濟損失,看到生長了多年的大樹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