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依托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魅力古建殷祖
鑄強產業之鏈打造中國“古建之鄉”
殷祖以祖輩傳承民間建筑工藝而殷實富足故名。在神州大地,仿制的秦磚漢瓦,被“復活”的隋唐寺廟、兩宋祠觀,凝聚著殷祖藝人的智慧。目前,殷祖古建在全國各城市設有古建園林分公司20余個,在建大型古建工程項目150個,直接從事古建行業人員8000余人,年收入10億元,并帶動周邊地區5萬余人致富。殷祖古建被列入省“一縣一品”和黃石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殷祖鎮審時度勢,在鞏固現有古建成果的同時,致力拓寬古建配套產業,拉長古建產業鏈條。同時,以“古建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業
三路互通,擦亮殷祖古建名片
建設園區明路。新建殷祖古建一條街,吸引殷祖籍在外古建公司回鄉組團發展,打造古建總部經濟,以古建一條街為中心向兩翼輻射,形成古建產業園,打造名副其實的古建之鄉。
交易市場走路。依托高速交通優勢,發揮殷祖古建公司國內20家分公司的網絡優勢,在大廣高速出口處,建設覆蓋全國、面向世界的古建園林專業商品市場,推動仿古建材和花卉苗木業的穩健發展,帶動商貿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
搭建平臺引路。建設殷祖古建園林專業網站,搭建古建人才培養平臺,抓好中青年創新人才培養;搭建古建品牌推介平臺,展示殷祖古建文化內涵,全面宣傳推介。搭建古建產業交流平臺,公布產業發展動態,加強企業交流,信息共享,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三管齊下,打造現代農業品牌
做大規模農業。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做好全面服務。同時,繼續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延伸產業鏈,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不斷提高農業的規模效益。
做強特色農業。瞄準“竹、木、林、果、茶”特色農業發展思路,因地因村制宜。依托現有基地,打造萬畝楠竹、萬畝白茶、萬畝花卉、萬畝林果四大特色農業板塊,增強市場競爭力,爭創省市名特優農副產品品牌。
做優循環農業。建立循環農業模式,提高農業服務水平,構建農技服務網絡,搭建農產品銷售信息平臺。建立“市場+產業+企業+農戶”模式,通過規劃產業引進企業,發展企業帶動農戶,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彩、企業增利。
三位一體,聚力旅游資源開發
科學謀劃。找準旅游發展定位,圍繞“古建、生態、民俗、紅色”主題,突出“休閑、度假、養生、教育”功能,編制董家口、南山頭旅游開發控制性詳規和修規,以規劃為引領,重點打造“太婆尖—南山頭—龍泉寺-北山頭”精品旅游線路。
多點開花。開發太婆尖高山景觀資源,發展登山探險游;開發董家口自然環境資源,發展綠色生態游;開發南山頭紅色革命資源,發展傳統教育游;開發民俗民風資源,發展鄉村特色文化游;依托家庭農莊、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開發農家樂、林家樂項目,發展休閑觀光游、農耕體驗游。
構全體系。挖掘殷祖土菜、風味小吃特色,積極發展本地餐飲業;規劃建設賓館、停車場、物流區、旅游專道,提高景區環境承載容量;舉辦殷祖古建文化旅游節、特色農副產品展銷會,構全吃、住、行、游、娛、購等旅游要素。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