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大港濕地被劃入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
2014年天津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繼年初出臺《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后,3月1日起施行《關于批準劃定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的決定》,9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管理規定》。據記者了解,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北大港濕地)被劃入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禁止占地以及企業進入實施項目開發。專業人士認為,一系列保護措施的出臺,讓北大港濕地保護有了“護身符”。
昨日,記者沿津歧公路南行,從東風大橋右拐進入北大港水庫北大堤。進入黃線區后,只見新修的柏油路兩側均是人跡罕至的鹽池子或河流灘涂。繼續前行,北大港水庫出現在左前方,屬于紅線區,除了水庫內有幾處養殖場,獨流減河河灘上有幾處采油設施外,未見到任何施工跡象。
天津市濱海新區環容局自然生態處負責北大港濕地的環境監管,該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北大港濕地被劃入天津市“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以來,他們嚴禁在北大港濕地內占地,并禁止企業進入濕地進行項目開發。目前,北大港濕地內已經沒有原農村居民點,也未發現違規開發建設現象。為加強對北大港濕地的保護,天津市濱海新區正整合多部門資源,即將成立“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天津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莫訓強認為,劃定紅線后,紅線內不能進行任何大尺度的開發建設,有利于保護生態系統及其構成元素。黃線內一定程度的開發利用,要遵從科學性和生態性,通過控制工業及其他一些建設進場,避免自然保護區內動植物受到影響,這種做法平衡了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積極作用不可小覷。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劃定的紅線是有法律效力的,違反者必將受到法律追究,把相關法規執行到位尤為關鍵。
大港油田單車俱樂部負責人劉權喜是一名濕地保護志愿者,長年巡護北大港濕地,他告訴渤海早報記者,自從2012年以來,政府對北大港濕地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今年將北大港濕地劃入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后,濕地內基本上沒有了在建的工程。不過,北大港濕地還面臨著防火、人員進出管控等問題,有待主管部門出臺更具體實用的管理措施。
新聞鏈接
2014年1月,天津市出臺《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明確了各類生態用地保護界線、功能定位及管控要求,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在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區域,劃定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區面積約208平方公里,包含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與緩沖區范圍;劃定黃線區面積約163平方公里,包含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及水庫周邊200米范圍。
2014年3月1日和2014年9月1日,天津市分別施行的《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劃定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的決定》和《天津市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管理規定》,均明確要求在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紅線區內,除已經市人民政府批復和審定的規劃建設用地外,禁止一切與保護無關的建設活動。在黃線區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經市人民政府審查同意。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