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關于土地與城市化的14個謬論
1.耕地會越來越少,因此要設置耕地紅線
城市化的過程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出現新城市的過程,這會擴大占用城市周邊的耕地,同時騰出農村的土地供耕種用。由于城市的居住密度高,所以,城市化的總趨勢是節約耕地而不是浪費耕地。這已經被實際數據所證實。這個重要的道理目前仍有很多人不知道。“浪費耕地”的觀點來自于城市人的直觀錯覺以及政策部門長期的錯誤宣傳。
2.要對土地利用實行“占補平衡”的政策
“占補平衡”意指城市在特定年份占用的耕地必須在當年通過其他來源補回(甚至要“先補后占”)。由于土地從征用到實現入住、以及從閑置到實現復耕都需要很多年,所以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沒有必要的。這就好比拆遷時需要有周轉房的道理一樣。城市這邊安頓好了,理順了,鄉村閑置的土地早晚會用于復耕,不必著急。所以,“先占”才是關鍵和急所,“后補”是相對次要的。
3.我國城市化嚴重浪費土地
我國城市新區人口密度偏低,這主要是因為各級地方政府低價強征土地用于開發區建設、招商引資、興建樓堂館所以及各種形象工程等原因造成的。這需要通過拉平各種用途地價以及其他定向措施來進行治理,而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因此而片面限制居住用地,讓老百姓來還土地債。實際上,我國城市的居住區大都是很擁擠的。
4.防止城市過大的辦法是劃定城市邊界
這是土地管理部門想出來的“絕招”。他們認為哪個城市發展得“夠大”了,就人為劃定城市的邊界,用“永久性農田”把城市包圍起來。這只會導致這些城市更加擁擠,房價更高。正確的辦法首先是把行政性資源平等地分配到各地,通過收入源泉的遷移改變移民的流向,同時放任大城市進行擴張。
5.貧民窟=中等收入陷阱
據說,中等收入陷阱是很可怕的,但卻很少有人說得清楚這是怎么造成的,于是,有些人認為,貧民窟=中等收入陷阱;只要千方百計地(例如限制“群租”)消滅了“貧民窟”,也就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這些人并不了解外國的貧民窟,他們誤以為中國的貧民窟很少(或者根本不存在)。這個觀點的實質是反對農民進城時拖家帶口,“影響觀瞻”。
6.農民的宅基地要保留,隨時準備接收返鄉農民
這個觀點的實質是一面給予進城的農民工非人的待遇,一面要強行為其在鄉下保留一套“度假別墅”,不許出售。這不是為了關心他們,而是怕他們在失業時禍害城市。總之,“你本來就是農村人,早晚你還是給我回農村去!”這就是這種觀點中的潛意識。他們不認為中國的發展其實是不可逆的,以為中國早晚還要回到過去。須知,除非本人自己愿意,總體說來絕大部分進城農民都是絕不會再返鄉謀生的。
7.各地不得采取優惠措施吸引農民進城購房
這個觀點貌似在附和反對炒作房地產的輿論,其提倡者甚至堂皇冠冕地說:“要讓農民自由自主地進行選擇,讓城市化自然地發生。”其實質則是為了維護現存的種種阻礙城市化的制度,他們要讓這些制度成為永久的、萬世長存的“標準”。以“自由選擇”的名義來侵害自由,這是一個發明。
8.農村的生活是相當不錯的
這些人搬出優美風景、新鮮空氣、勞動鍛煉、熟人社會等證據,來美化農民工的兩地分居、留守兒童、老人農業等等“中國特色”,以便強化其反對宅基地流轉的立場。這些人對于當前的城市生活有些不滿意,這種論調可以幫助他們順便“意淫”一下自己的鄉村別墅夢。不過,筆者要問的是:你當過農民嗎?還有,如果每年只和家人見幾面,你滿意嗎?
9.資本下鄉是禍害
有些人被“羊吃人的圈地運動”這個恐怖故事嚇壞了,于是,他們一面為城市招商引資,一面反對資本下鄉。他們認為,資本下鄉會炒高農村的物價和房地產價格,讓農民生活變得艱難。可是,假如農村的房地產價格高了,擁有房地產的農民怎么會生活艱難呢?資本下鄉增加了農村的就業,提高了工資水平,怎么會不利于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人呢?如果資本不好,我們為什么要招商引資呢?不如此,農村又將如何發展呢?所以,這是十足的胡說八道,這些人對于經濟的邏輯是一竅不通的。
10.允許土地流轉=土地必須流轉
這個荒唐邏輯實際上擁有很多追隨者。有些農民誤以為如此,所以也加入了反對流轉的行列。有些人以為允許流轉后農民就必定會便宜地賣地,形成大量失地流民,這是低估農民的智慧。有些官員則以為允許流轉就意味著自己必須動員農民賣地,否則就是政績不佳。可見這個邏輯流傳甚廣。
11.農民管不好賣地得來的錢
有些人認為,允許土地流轉必然導致好逸惡勞的農民低價出讓土地,然后把得來的錢款用于揮霍和賭博。有人已經在搜集各種故事來證明這個觀點了。這樣的“敗家子”必定會有,但也必定是少數。這種人城市里也多的是。但不能因為這種邊緣性的現象,就不實施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勢在必行的政策。關鍵在于推行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而不是直接把土地拿來當農民的社保使用。
12.農民進城后沒有收入來源
某些反對土地流轉的“專家”經常“慈悲”地、憂愁地發問:“農民進城后靠什么維持生活啊?”過去城市就業的不易嚇倒了這些人,以致他們對于今天城市勞動力短缺的現狀視而不見。經濟發展已經因此而發生了嚴重的減速,這些人還在念叨著幾十年前的老調子。對于這些“專家”,只需弱弱地說一句:在下的就業就無需您老掛念了!
13.農民賣了地,就沒有退路了
只要全國的土地都可以自由買賣,土地賣出后不僅可以再買回,還可以自由選擇買地的地點。不允許買賣才會引起囤積;隨時可以買到的東西,也就很少會有人囤積。由于土地利用率提高,地價就會大幅度下降,絕大部分土地都會相當便宜。這樣一來,不僅農民,全國每個人隨時都會擁有廣闊的“退路”。
14.生活服務型產業是“垃圾GDP”
這是一個源遠流長的觀點,如今,有些人正在堂而皇之地兜售它。他們認為,進城的農民多了,只會從事一些缺乏技術含量的、土里土氣的、破破爛爛的生活服務業,這會拖“經濟轉型”的后腿。中國經濟升級換代的關鍵在于搞大工業與高科技,其他都是無用的。這個觀點堪稱邪惡,而且,它沒有認識到,把大量“短工”型的農民工轉化為“長工”型的城市工人,對于中國經濟的升級換代是必不可少的。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特色小鎮建設:三大問題及應對之策
自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形勢喜人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苗頭和認識偏差,這需要我們及時理清和調整。當前,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以招商引【詳細】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