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應當如何與大數據結合?
建筑應當如何用大數據,我想,大數據能做什么,關鍵看你想做什么,然后看你能拿到什么數據。
一、這里說的是大數據,不是小數據,那首先是宏觀的利用。
1 對于規劃行業,利用GIs和人口、交通、產業供求、這些大數據做規劃,已經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產業規劃。這里不多說。
2 對于單體建筑行業,首先是房地產,比較迫切的是拿到市場需求、戶型類型這些核心數據,目前行業里依靠專業咨詢公司去搞數據、搞調查、搞分析,以后應該也需要通過大數據來解決,比如城市的各種人口構成、位置流動、收入支出、家庭需求等等,可以保證樓盤的選點、戶型切合市場需求。只不過目前搞數據很貴很難。
像住宅區的停車位配比,絕對是適宜大數據決策的。要知道現在開發商跟規劃局戰停車率,真是死去活來啊。。。動則上億的投資呢。。
3 至于公共類建筑,也可以通過大數據獲取決策信息,比如機場車站、酒店商業、文化博覽建筑,到底有多少需求,放在哪里合適,都可以參照人們流動規律、消費規律覺得。但根據我的經驗,其實不是老大哥不給你用,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用。比如鐵路算是比較數據化的,車站建設基本上就是估算xx萬客流,大概定個等級,然后放大xx倍直接干,面積精度是萬平方米,地方政府還會要求盡量大!盡量大!好吧。。。于是有的車站空蕩蕩,有的擠得要死。學校建設也是類似。至于商業區、酒店區規劃,那基本是按有多少地賣,盡量多賣。而工業地產的瓶頸則在于你能不能招來企業,而不是你怎么配置建筑。
過去我們的建筑設計,其實是有數據控制的,這就是規范指標,主要包括建筑行業規范,和發改委的經濟指標規定。這些指標來自于過去的數據統計,可以說也是一種大數據,而且是典型的統計上的大數據。這就是我前面為什么要追述歷史上的大數據的原因。
現在有新的數據,但數據如何控制設計,其實是一直以來有穩定邏輯的。這個層面只是需要更新數據來源和準確性,利用方式不變。
目前的建筑物設計,對數據利用還比較粗糙,各方面也還沒有想好怎么發掘和利用數據,但未來的話,起碼醫療、交通、教育這些大項目行業是可以用大數據決策選點、容量控制、服務類型控制的,但需要有關方面數據開放,并且尋找比較成熟可靠的算法。
二、然后說說更不靠譜的微觀建筑設計。
大數據和過去的統計數據的區別,在于其全樣本、動態更新,而不是過去只有總數和平均數。這樣使得所謂的私人訂制成為可能。
1 首先是外觀,如果我們能夠拿到每個人對不同建筑的互動信息,也許我們有可能判斷什么樣的建筑風格更受歡迎,更吸引買房者或者逛街購物者,建筑風格選型就從拍腦袋到了有依據。我想zara這樣的服裝企業應該已經做到了,傳統數據無法確定的審美問題,可以通過大數據來判定,提高受歡迎程度。風景區、旅游度假產品也會依賴這種數據,利用旅游社交輿情、交通、收入、放假信息,決定做何種外觀的景點。
2 建筑性能。如果有大量的傳感器追蹤數據,外墻的保溫、通風、節能這些設計能夠有很好的改善。目前節能計算方法還是比較粗糙的,如果能掌握大量已有建筑的能耗和物理量信息,再做好新建筑的感應控制,起碼在暖通空調設計上會有很大改善。現在按城市的氣候指標可以精細到按微環境控制設計,并且可以改善運營。這在商業建筑里能節省很大一塊能耗。
類似的,雨水污水的排水設計,也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改善。目前城市防雨指標明顯偏低,按幾年一遇幾年一遇這樣的指標算法也是在是比較落后,當然會造成各種水漫金山,立交橋下面還淹死人。應當用雨水檢測系統配合城市管網信息,準確控制各建筑、道路、區域的排水設施。
還有就是音樂廳的設計,如果做個可控墻頂面,就可以像播放器調整音效一樣,根據觀眾口味和音樂特點,調整音樂廳的聲學效果,那還是很有趣的。
3 建筑功能和運營。 應該說運營上可依靠大數據的地方也很多,除了水電暖這些自動化調控,公共商業建筑對人流的監控和預測也很重要。購物、電影、餐飲、旅館這些行業都可以大數據提出對建筑的要求,建筑師相應的提出解決方案。要知道人流對走道寬度、消防疏散、廁所配置影響很大,進而極大影響成本。過去按死規范,有時候不夠有時候偏多,特別是商場的女廁所排隊問題。。。
4 總之,建筑里大量涉及尺寸、大小、高度、面積,這些都可以利用大數據決策,比如廁所蹲位、休息室大小,座椅數量、開窗大小、燈光強弱、吸音降噪、電梯運行、幾乎所有這些,我們過去用規范指標,現在可以用大數據了,歐耶。
三 不可預測和適應性。
最后,建筑物一經建成,其實是很難改變的,城市格局也是一旦定型,改變很難,你看北京的城市規劃特別是交通結構。。。正是數據決策失敗的一個典型反例。新規劃沒幾年,人口早就突破了規劃預計,整個規劃又得重新修改,但城市建設根本改不過來,又不能推到重來,糾結啊。。。
大數據是動態的,建筑是靜態的,即使是根據目前的大數據及其取勢正確決策了,幾年以后情況變化,又不適應了。這跟普通商品供給可以調整產能是不一樣的。
這不但要求數據決策能夠實用動態發展、有預見性,不能盲目依賴現有數據,
否則不就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了么。人的命運是不可預測的!
這也要求建筑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本身有寬容度,或者干脆是可變的,這是另一個話題,以后再說。
編輯:liux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