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名詞由來
2015-02-06 09:33:47 來源:優爾城 瀏覽次數:
亭子為何叫“亭子”
亭子有頂無墻,是一種常見的小建筑物。亭子古時候常建于路旁或園林之中,以供行人和游人駐足休憩,它因功能而得名。《釋名·釋宮室》:“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藏書樓為何稱“閣”
古代收藏圖書的房子,多稱“閣”,著名的有文淵閣、天一閣等。“閣”本義指門開后插在兩旁用來固定門扇的長木樁。后引申出“置放”的字義。清代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解釋說:“凡止而不行皆謂之閣。”圖書進入藏書樓,是為了收藏,處于擱置不動的狀態,故此類建筑物多稱為“閣”。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