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中央提案:編制區域生態環境規劃
昨日,記者從全國政協獲悉,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第003號為民建中央提交的《關于京津冀聯防聯治破解大氣污染難題的提案》,該提案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區域聯防聯控初見成效,但是與國家新標準和公眾期盼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為此,民建中央建議,編制京津冀區域性生態環境規劃、全方位提升能源輸配能力、提升京津冀地區油品質量、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等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民建中央就提出“建立協作聯動機制,強力推進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的提案。大氣污染治理,尤其是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依然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焦點。
不能忽視小城市大污染
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隨后一場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的“戰斗”在全國展開。
環保部發布的2014年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京津冀區域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為156天,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42.8%。與2013年相比,平均達標天數比例上升5.3個百分點。
民建中央亦稱,京津冀等地細化措施、綜合施策,初步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區域聯防聯控初見成效。
但是,在環保部公布的2014年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地區仍占8席。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在河北一些沒有列入排名的小城市,大氣污染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甚至比進入環保部排名的城市還要嚴重。“與國家新標準和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仍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
民建中央指出,區域性環境規劃有待研究制定,跨行政區的生態環境質量的協調存在互相推諉、等候觀望等消極現象;能源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燃煤年用量高達13億噸;機動車污染控制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京津冀三地機動車總量已超過2500萬輛;資金投入力度有待繼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產能涉及轉型升級、人員安置等諸多方面,僅靠地方政府自身力量難以承擔。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
健康規劃:英國綠色基礎設施(GI)規劃原則
親近大自然對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舉足輕重。城鄉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環境。在英國,積極應用規劃手段,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逐漸成為規劃機構及各類自然保護團體的【詳細】
推進建設彈性城市 解決交通問題要靠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論斷對我們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