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建設更高水平世界級城市群
3月26日至27日,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五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會上簽署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合作(馬鞍山)協議》——
3月26日至27日,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以下簡稱“長三角協調會”)第十五次市長聯席會議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召開,各成員城市市長圍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共推長三角城市新型城鎮化”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并共同簽署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合作(馬鞍山)協議》。
打造長三角經濟“升級版”
正如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鄒勇在致辭中所說,本次會議致力于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建設更高水平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深化區域合作,強化創新驅動,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進一步擴大上海自貿區的輻射效應,促進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繼續在制度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在新的起點上共同打造長三角經濟“升級版”。
根據《馬鞍山協議》,2015年度,長三角協調會繼續發揮區域合作平臺作用,通過專業委員會和課題合作,進一步鞏固會議成果,落實相關工作。
長三角城市協調會在2014年的鹽城會議上批準成立了新型城鎮化、品牌、旅游和會展等4個專業委員會,分別由上海、南京和寧波牽頭負責,今年起新增設長三角協調會健康服務業專業委員會,由揚州牽頭負責。
圍繞城市群合作的重點領域,2015年還將開展七大課題研究:一、長三角城市群實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研究。從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的基本階段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入手,分析長三角城市群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內在關系,找到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與“一帶一路”戰略的交集和銜接點,并針對交集和銜接點分析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基礎條件和不足,提出具體的實施路徑和對策建議。二、長三角環太湖城市帶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生態文明建設研究。在《長三角城市合作共建環太湖地區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區研究報告》成果的基礎上,側重從綠色低碳視角對環太湖城市帶現有的城鎮化建設進行客觀公正的審視,通過實地調研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統總結環太湖城市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生態城鎮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并在全面剖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三、都市圈經濟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研究。主要解決都市圈經濟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角色差異、角色定位和對城市群一體化的作用,以及都市圈經濟融入現狀、障礙和路徑選擇,提出都市圈經濟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對策。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合作比較分析。在新的宏觀背景和發展形勢下,通過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綜合比較研究,探究長三角區域合作的優劣勢與存在問題,借鑒發展經驗,提出長三角城市合作的對策建議。五、長三角運河國際旅游產品聯動開發與營銷的對策與思考。課題以長三角區域運河旅游產品聯動開發為重點,從產品開發、營銷聯動、合作機制上進行探討,并形成對策,促進區域旅游的聯動發展,有效拓展國際市場,推進長三角旅游一體化和區域旅游產品國際化。六、長三角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群研究。通過對國外創新型城市群建設的案例分析,梳理長三角科技創新型城市群建設的現狀及瓶頸制約,提出長三角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群思路對策。七、長三角地區家庭農場發展模式與趨勢研究。在調研長三角地區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借鑒國外家庭農場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圍繞探索建立家庭農場與家庭承包責任制相銜接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家庭農場健康有序發展。
從經濟合作邁向公共領域合作
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最大也是最強的經濟區域和僅有的世界級城市群,作為兩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省所在的地區,30個成員城市中共有23個城市列入國家試點,如何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建融表示,在一個大的經濟體系當中,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獨到的生存方式。長三角城市群要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既要解決經濟和產業領域合作分工的問題,也要解決公共領域的合作問題,這樣才能讓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區域發展的成果。
南京市常務副市長劉以安表示, 南京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面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南京將以城鄉規劃融合創新引領新型城鎮化,以城鄉功能布局優化帶動新型城鎮化,以基礎設施現代化支撐新型城鎮化,以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新型城鎮化,以體制機制健全促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南京走上高質量的全域城市化發展道路。南京愿繼續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努力創造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新境界。
馬鞍山市市長魏堯表示,長三角地區要加強各地相關規劃銜接合作,更好地發揮規劃在城鎮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要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搶抓國家大力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強各大港口合作,加快通關一體化建設,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要加大產業合作力度,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的制造業、服務業,特別是互聯網經濟優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優勢互補,更加注重全面合作,推動長三角地區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要重視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建立一套統一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同時更加注重保護歷史文化,用人文理念引領城鎮建設,以文化繁榮推動城鎮化進程。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