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找到“一帶一路”新發力點
“一帶”,即絲綢之路關中生態示范帶:依托關中大地園林化戰略,以西安、寶雞、咸陽等8市30個縣正在實施的“陜西省利用亞洲開發銀行和全球環境基金贈款建設絲綢之路綜合生態系統項目”為載體,加快關中百萬畝森林、百萬畝濕地建設,打造絲綢之路關中生態示范帶,形成絲綢之路生態保護示范片區、千億林產業示范片區、核心生態科技示范片區、生態文化旅游示范片區。
“兩城”,即中哈(包括中亞國家)共建絲綢之路生態科技城和中國大漠生態城。
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上林苑——北塬新城建設中哈林業生態科技產業城。促進中國與中亞國家開展生態合作,推動生態果業、生態草畜業、生態藥材業、林業環保產業、生態旅游業等產業發展。
中國大漠生態城,依托陜西防沙治沙的成功經驗,圍繞生態保護與恢復,在榆林沙區規劃建設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大漠生態城市,促進區域生態、生產、生活、科研、旅游五位一體協調發展。以此為平臺,加強與沿線中亞國家和地區加強干旱區生態環境演變的規律、土地沙漠化和鹽漬化等治理與研究,開展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農林產品開發、生態城市建設等多方面合作交流。
“三庫”,指的是絲路暖溫帶植物資源庫(中國暖溫帶森林文化博覽園)、秦嶺生物物種資源庫(秦嶺中央公園)和陜西高級食用油資源庫(木本油料產業)。三庫總投資約100多億元,兼顧了宣傳展示、科普教育、苗木繁育、科學研究、林業信息交流、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將成為陜西宣傳生態建設、弘揚生態文化的重要窗口。
“百園”建設以陜西100多個森林、濕地、沙漠公園、自然保護區、動植物基地、生態教育及森林體驗基地(詳見附錄)為載體,展示陜西生態建設,推動陜西生態旅游發展,從生態旅游、生態演藝、生態科技、生態制度、生態教育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建成萬頃苗木花卉基地,打造精品生態園區,兼具生態觀光、專業科研培訓和苗木繁育多重功能。
“千億”(林業產業集群)建設,著力推進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大幅度提高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在林業產業中的比重,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30%以上,打造陜西千億級林業產業集群。
在這個宏大的生態規劃預期中,三年內,陜西林業將與絲綢之路沿線一些國家和地區,初步建立起生態合作體系,廣泛開展聯合保護建設生態系統、林產品加工貿易、林業科技、森林旅游合作開發等方面合作交流,完成絲綢之路生態綜合系統建設中國段項目。到2020年,新起點的“一帶兩城三庫百園千億”體系基本建成,互惠林產品貿易、共同研究合作解決區域重大生態問題、深入開展生態科技、法規、文化交流等高級合作模式基本形成。
屆時,一條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綠色絲綢之路將貫通中亞,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奠定堅實的生態屏障。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