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正式啟動公園城市建設
解讀
推進五大行動 確保取得實效
經過三年綠化大行動,我市綠化工作越做越好,如今整個城市已是抬眼見綠,公園近在身邊。隨著《江門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綱要(2015—2020年)》的提出,我市將采取一頭抓龍頭公園建設,打造品牌公園;另一頭抓村居公園建設,分期分批推動村居公園全覆蓋的形式,逐步形成“以大型風景區為龍頭,以區(市)綜合性公園和鎮(街)公園為骨架,以田園風光公園為特色,村居公園均衡分布,城鄉綠廊有機串聯”的市域公園體系。
那么接下來,我市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呢?對此,《工作綱要》也給出答案,提出了生態景觀保護規劃、龍頭公園建設、村居公園建設、特色田園風光公園建設、城鄉綠廊建設五大行動。
行動一 生態景觀保護規劃行動
關鍵詞:生態景觀控制線 保護
豐富的生態景觀資源是江門最寶貴的財富,在《工作綱要》中,生態景觀保護規劃行動作為五大行動之一,提出了以我市自然生態資源為依托,劃定生態景觀控制線,對全市的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等資源進行規劃保護,爭取在2020年底前,使我市生態控制線劃定比例達到我市國土總面積的60%。
為此,《工作綱要》要求,各區(市)需對有條件的山林、湖泊、濕地等生態資源進行景觀規劃,合理設計,并逐步組織實施。按用地的性質建設城市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同時,各職能部門也必須對劃定的生態景觀控制線制定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對生態景觀控制線范圍內非法建設建筑物、構筑物,非法侵占林地,非法采石、采沙活動,非法排放污染源、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違規行為進行清理和整治。
行動二 龍頭公園建設行動
關鍵詞:統籌利用 文化內涵 南粵文化名山
龍頭公園建設行動是五大行動的重頭戲之一,今年我市將通過對七大龍頭公園現有及周邊資源的整合和擴容,挖掘文化內涵,展現特色、鑄造品牌,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配套,將風景區內所有商品林逐步調整為生態公益林,打造成集生態、休閑、旅游、文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其中,圭峰山風景區將建設、改造10個以觀光游覽、游樂為主的景點,同時,還將重點推進圭峰山石澗、綠護桃源、云峰、叱石、蘭石等景點之間的交通連接線建設,將其打造成為嶺南理學文化基地,并力爭成功創建國家5A旅游景區,最終打造成為“岡州第一峰”南粵文化名山;大雁山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白水帶、龍舟山、石花山、梁金山和鰲峰山分別打造成各具特色、文化內涵豐富的風景名勝區。
行動三 村居公園建設行動
關鍵詞:農村環境整治 美麗鄉村建設 全覆蓋
根據《工作綱要》要求,至2020年,全市1319個村居(東部“三區一市”565個,西部三市754個)將各建成至少1個村居公園,實現我市村居公園全覆蓋的目標。村居公園應建于村居范圍內人群聚集處,面積需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且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此外,村居公園還應設有基本齊全的配套設施和統一的公園標識,最好還能體現出當地的文化內涵和鄉土特色。
其中,社區公園建設的布局應以簡潔實用為原則,以滿足當地居民的活動、休閑、娛樂為目的,配有必要的園凳、亭廊等休閑游憩設施以及垃圾箱、公園標識等公共服務設施。有條件的社區,可增加健身器械、球場等康體文化設施。此外,社區公園應以高大喬木作為綠化植物,公園還可結合社區文化宣傳活動,增加宣傳欄、突現社區文化教育。
而鄉村公園建設則可結合農村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利用村莊周邊閑置土地、山林、塘基、曬谷場等資源進行建設。同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盡可能將有特色的村落建筑群、牌坊、紀念亭作為公園的組成部分,建設公園式村落。還可結合當地村落自然資源,挖掘鄉土人文歷史,突出亮點,營造鄉土特色。
行動四 特色田園風光公園建設行動
關鍵詞:特色田園風光 大地園林化
至2020年底,我市將建成蓬江區潮連小海河紅樹林濕地公園、恩平市馮如故居航天育種文化公園等7個特色田園風光公園,推進大地園林化。
其中,小海河紅樹林濕地公園將結合沿西江邊的紅樹林景觀,通過恢復自然濕地,打造一個面積約130畝的濕地公園;禮樂農田林網公園將利用1500畝的農田保護區,結合高新區水系綜合治理,打造一個以農田林網為特色的田園風光公園;南坦葵林生態公園將充分利用新會南坦島的獨特葵林資源,以蒲葵植物造景為主,打造一個面積1500多畝,以“葵”文化為主題的生態公園。
此外,古勞嶺南水鄉公園也將以梁贊故居及周邊、橫海浪、橫海村三個重點區域為基礎,將水鄉景觀引入到民眾的生活中去,打造一個1880畝具有嶺南地域風情的水鄉公園;都斛水稻文化公園利用1萬多畝高產穩產水稻示范田,將打造既能領略農耕文化,又能體驗生產勞作的水稻文化公園。天露山梅花谷郊野公園在保護山體原有生態面貌的情況下,將配以自然野趣的山道和園林休閑建筑,打造一個8萬畝的郊野公園;馮如故居航天育種文化公園則將利用航天之父馮如故居的品牌,發掘園區設施農業和航天育種技術等題材,打造1500多畝,以航天育種文化為主題的田園風光公園。
行動五 城鄉綠廊建設行動
關鍵詞:濱水綠廊 沿路綠廊 慢行系統 步行徑
根據《工作綱要》,我市將以水體為依托,把濱水廊道打造成集觀光休閑、全民健身為一體的帶狀公園。同時,以江門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以及高速出入口為網絡,把沿路廊道打造成為一路一特色、全年常綠、四季有花的生態景觀帶。此外,我市還要將具有較高自然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各類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歷史古跡等重要節點串聯起來,打造景點之間舒適安全、方便可達,都市風光和田園景色交相輝映的慢行系統。
至2020年,我市規劃完成42條城市綠化廊道建設,新建350km道路綠化景觀帶,形成城鄉綠廊及一定規模的慢行系統網絡,重點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步行徑。其中至2016年,完成江門大道主城區段等27條沿路廊道建設,新建150km道路綠化景觀帶和一定里程的慢行系統(包括步行徑)。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