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濕地保護落實資金達3.47億元
記者14日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廳獲悉,截至目前,西藏共有24個濕地保護項目列入《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十二五”實施規劃》,有11塊濕地列入《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2008-2030年)》,已實施各類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23項,落實資金3.47億元(人民幣,下同)。
記者了解到,在高原氣候影響下西藏形成了面積大、分布廣、特征獨特、類型單一的世界上特殊的濕地分布區域。西藏濕地總面積為652.9萬公頃,居全國第二位,主要有湖泊濕地、沼澤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
據西藏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西藏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國家濕地公園、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等多種方式的濕地保護體系逐步完善,西藏受保護濕地面積達430.8萬公頃,占全區濕地面積的65.98%。
同時,西藏瑪旁雍錯和麥地卡兩大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還建立了多慶錯等8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拉魯、然烏湖等各級別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9處,其中有13塊濕地列入全國重要濕地名錄。
此外,西藏已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拉薩市濕地保護管理條例》和《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法保護管理西藏濕地奠定了基礎。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